看破红尘爱红尘

发布: 2006-4-12 20:45 | 作者: Rocket | 来源: 天山云海综合信息港

  范小青的小说多是以写实的手法向读者提供对生活的多角度的解读,她的这部长篇小说《女同志》同样也不例外。对于优秀的写实小说,我一向认为作者对生活的洞察不是我所能深刻体悟的,但在这种遗憾之余,我还是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气息,一种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后散发的馨香,在亲身的体验不足以道出人生的含义与艰辛之时,读这样的小说,无疑是对自己的一种启发和对生活、对命运、对生存态度的一种体味,这一刻,我是快乐的。


  小说以万丽在官场上的沉浮和成长为主线,塑造了在政府机关这个环境中几个不同个性的女性形象,她们之中有美丽沉稳,而又聪慧的万丽;保守呆板,却脚踏实地的余建芳;八面玲珑,而又率真的伊豆豆;平静稳重而又才华横溢的刘佳;张扬坚韧、永不言败的聂小妹;不择手段,却又宽容大度的许大姐,小说通过这几个女同志在政府机关中职位的变迁与命运的沉浮,向读者展现了她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官场中的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但是作者更多地探讨女性在当今社会的生存态度,更多的是把笔端触及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对一个人内心的颠覆所起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


  作为在机关工作十年的我来说,看这部小说,对我的触动相当之大。我常想,一个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女性,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投入到现实生活、职场之中,如何把握机遇,处理人际关系,或者说把自己置于何种状态之中来适应这个社会,来适应周围的人与事,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而范小青的《女同志》从一个女性的视角为我解答出了许多。


  作家从女性独特的视角,将女性处于权力、政治旋涡中的处境和复杂情感做了细腻地描述,将女性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空间、环境影响、心理变化刻划得入木三分。


  万丽是作家着意刻划的人物,她美丽、聪慧、稳重、执着,可以说是当今女性理想的化身,作家将一个原本单纯的女性放入政府机关这个环境,让她耳濡目染,而一个人也开始由这个环境而发生变化,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中,一方面是官场中利益与权力之争的复杂与多变,另一方面是人物自身对命运的搏击、人际竞争的敏感区,这足以包容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纷纭的现实关系,扩展并突显作品的艺术目标,为人性弱点和人性负面的揭露提供了深化的契机和便捷的途径,同时,也让读者在唏嘘中不断思考。


  范小青用清醒而客观的语言向我们展示女性的美好,譬如万丽的执着、余建芳的勤奋、许大姐的宽容、陈佳的才华、金美人的老练、聂小妹的魄力等等,都令我们欣赏和欣慰,但同时也用了大量的笔墨抒写了女性由于特定的生理、心理而在职场中的局限性和人性上的弱点。小说中人物心理的变化是一个亮点,从这些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发生变化的心路历程。


  在机关,面对领导与同事之间关系与利益的患得患失,小肚鸡肠,让万丽在刚刚取得了一点成绩,受人瞩目的时候,就有了这样的感受——“过去听人家形容机关的女同志,是焐熟的花,开也是会开的,但不新鲜,不生动,因为不是自然界的阳光雨露培育出来的,而是呼吸着机关里特殊的空气长起来的,刚刚开出来,就好象已经枯萎了。万丽没想到,自己刚来不久,就已经开始有了被焐的感觉。”


  陈佳在得到上级领导赏识后的忘形和失落后的失态;面对陈佳,万丽心里又酸又失落的感受;聂小妹在万丽面前读《女性嫉妒之研究》时得意的笑脸……都让读者感受到女性在竞争中的心理上的微妙变化,而这些变化却能使女人的水平下降,下降到让人不可思议不可理解的地步……


  优秀如万丽,也不能摆脱女同志所故有的小心眼和虚荣心,也一样会面对强有力的对手刘佳时不由得目光短浅,以为今天哪个有权有势的领导当着大家的面跟你热乎了一下,说了你几句好话,你就飞黄腾达了?


  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态,致使这些原本优秀的女性为了权力和欲望相互发难、相互倾压、相互注视。


  万丽的聪明在于懂得趋利避害,在于前进的同时,能从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她不嘲笑任何人,所以她会时常反思,所以面对余建芳的痛苦,万丽余心不忍,所以在聂小妹的挑衅中“她的头脑里忽然‘轰’了一声,脸面上顿时飞红飞烫起来,聂小妹念出来的,只是聂小妹吗,万丽你自己呢,你自己难道不也是身陷‘嫉妒的围墙’之中吗?你能摆脱出来吗?”


  面对刘佳,无论是外在形象、还是内在的气质,无论是工作水平还是为人处世的方式,万丽表现出烦躁,她突然地明白了,“当她痛苦地感受到来自陈佳的压力的时候,陈佳同样痛苦地感受到一自她的压力,她们俩人的内心是如此的相同相似,但她们却不能惺惺相惜,她们的共同感慨只能是既生瑜何生亮,有你没我,有我没你,残酷的现实告诉了她们,世界不是为某一个而存在的,世界是大家的,是每一个人的。”


  我想,小说的主旨一定不在于展示女性的性格和心理弱点,虽然她们狭隘、虚荣、目光短浅,但是正是因为女性特有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她们又是相互倾诉、相互安慰、相互同情、相互辅助的女人,她们不会使用残酷的手段,所在,万丽有丰富的情感世界,她可以为了孩子,而放弃机遇,体现出与男性不同的态度,在官场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也仍然体现出女性柔和、内敛的一面。


  权力是烫手的,它可以把一个温柔的人烫成一个凶悍的人。


  能在男同志一手遮天的机关里,干出自己的成就来,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万丽在成熟的同时,也在发生着变化,她学会了敏感地处理问题,她也学会了把自己的想法不在脸面上表露,她学会了如何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更学会了雷厉风行。


  所以她可以放弃友情,放弃伊豆豆,放弃老秦,把南星大酒店的地抢给了向一方,换回自己想要的城东的那块地。正如伊豆豆说出的,“你的内心深处,是为田书记做的。”在万丽的内心中,田书记压的重担,是重要的,她的努力是为了得到田书记认可,而认可的结果呢?是能力对权力的认同和屈服吗?


  中国千百年来男主外、女主内的格局在官场中被打破,女人的职场本能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然而女人却要为此付出比男人多得多的努力和牺牲。我想作者的意图并不仅仅是让读者了解“官场”的现状,而是通过这个载体,在探讨女性如何处理职场与性别矛盾的问题。很多事,作为男领导,是魄力,是威信,是强大的信心,可是,因为她是一个女同志,一个女人,她就没有权利大声地说话,不可以挥手,不可以生气,更不可以发脾气。万丽的委屈是因为她太过能干,是作为女性的特点在官场中不允许她表现出来,所以她的这种能干和委屈销蚀了她的纯真、热情,甚至还有柔情。


  尽管这是一种现实与艺术的结合,也最终逃不过男性的主导作用,所以她让万丽也无法逃脱“关系”这个发展过程,逃脱不了依附于男性的命运,因着向问的官场沉浮而宠辱不定,当万丽知道康季平与向问的关系时,心中涌起更大的悲哀,“什么才女,什么工作能力强,什么大气大度有魄力,难道这一切,都是因为康季平?因为向问是康季平的舅舅?难道自己进机关这么多年的进步发展,都是有前提有背景的,而不是靠自己的拼命努力、刻苦工作换来的?”女人仿佛只有依附才能实现她的人生目标吗?


  万丽的成功不乏自身的努力,顺利完成老城区的改造,巧妙处理老人家的不满,周旋于叶楚洲、耿总等男性之中,实现房地产公司的扭亏为盈,但在表层之下,女性参预政治、与政治的关系依然是被动而并非互动的,所以,万丽在康季平死后终于明白了;所以,陈佳在经历了一场所谓“爱情”后,悄然退出了;所以,余建芳在竞争对手出示的“把柄”中毅然扑倒在自己的精神之恋身上,在最后时刻放弃了对政治权力的争夺;所以,伊豆豆要告别逢场作戏的感情,她的痛哭和辞职是她的觉醒和悔悟。


  “女人的美是由内而外的,一个权力欲太强的女人,即使给人看到的是她光彩照人的一面,但谁会相信这种假象?卸了装以后自己再看看自己,内心的焦虑、欲望、不满足、贪得无厌就会暴露出来了。”


  作家没有让万丽在权力的欲望中沉沦,康季平的死让她清醒了过来,没有在权力和欲望的沼泽里愈陷愈深,可以说,康季平,是作家的另一个理想,或者说是男权社会中女性的一个希望。也许作家明白,女性的解放不是仅仅靠几句口号来实现的,在这个男性主导的社会里,女性的从属地位是难以逾越和抗争的,所以她给了万丽这么一个既能帮助她成功,又不会玷污完美女性的男人,让万丽的成功里少一些肮脏和罪恶,而他既是万丽可以依靠的臂膀,又是万丽得以休息的港弯;他既是万丽完美爱情的象征,又是万丽欲望之后的深省。


  小说只是官场,但我想女性不仅仅是在官场,在现实社会的任何一个领域里,在求得一席之地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自己还是一个女人,应该永不丢失女人的价值和美丽。《女同志》一题,令人深省,女性与男性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不可能达到平等互动,但是女性的形象是鲜活的,作家给所有的女性留着一个希望,那就是不能贬低了女同志的价值,在女同志的成长过程中,女性在男权社会里的进取和挣扎,到最终如何才能把握自己,以及她们对现实的温柔而又坚韧的反抗。


  借用康季平的一句话:看破红尘爱红尘。面对与男性同等的权力和诱惑,看破红尘是比较容易的,爱红尘也是容易的,但面对权力、欲望,能做到看破红尘而又爱红尘才是真正难的。看清楚了现实社会,女性还是要不断地进取,融合,在寻求理想的道路上,经历一切斗争、矛盾、懊悔、冲突、错误与不智,仍然具有不被外物所使役的风骨,以既纯真而又刚强的心情,在阳光下努力地生存。
搜索

网络资源

声明:本站所有新闻信息均为网络转载,但不表示本站同意其观点及说法!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被转载方并通知本站屏蔽该新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