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称重视UN酷刑特使调查2.美驻伊大使出席仪式险遭不测

发布: 2005-11-23 15:51 | 作者: tianshanyunhai | 来源: 天山云海综合信息港

(以下新闻感谢VOA(美国之音)供稿,以下新闻或观点均不代表本站!)
*北京称重视UN酷刑特使调查
China 'Attaches Importance' to Visit by UN Envoy on Torture

China's Foreign Ministry says Beijing attaches a high level of importance
to the visit of the United Nations envoy Manfred Nowak on torture, which
began this week. Ministry spokesman Liu Jianchao said Tuesday that China
hopes Manfred Nowak's visit can help increas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strengthen
bilateral cooperation. Nowak told the BBC Tuesday that Beijing has
acknowledged
the widespread abuse of prisoners in the nation's jails.

Torture is officially outlawed in China but human rights organizations say
it is still used to extract confessions.

Mr. Nowak's trip to China comes a few days after he rejected U.S. terms
for a visit to the U.S. base at Guantanamo Bay, where more than 500
detainees
captured in Afghanistan and elsewhere in the war on terror are held without
trial.

中国外交部说,北京高度重视联合国酷刑特使曼弗雷德.诺瓦克这个星期开始对中
国的访问。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星期二说,中国希望弗雷德.诺瓦克的访问能有助
于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双边合作。诺瓦克星期二对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说,北京承认中国监狱普遍存在虐待犯人的情况。

中国法律禁止刑讯逼供,不过人权组织说,实际上酷刑一直被用来逼取口供。诺
瓦克前往中国的几天之前,曾拒绝了美国对他考察在古巴关塔那摩湾美军基地而
提出的条件。500多名在反恐战争中于阿富汗和其他地方被抓获的人未经审判一直被关押在那里。

*美驻伊大使出席仪式险遭不测
American Ambassador Had a Close Call at a Ceremony in Iraq

Senior U.S. and Iraqi officials had a close call at a ceremony they were
attending in northern Iraq Tuesday, when insurgents fired a mortar shell.
The shell landed near the officials, but did not explode. The incident
happened
as U.S. forces handed over to Iraqi forces control of a former palace
belonging
to Saddam Hussein in his hometown of Tikrit. U.S. troops had been using
the building as a headquarters since 2003.

At the ceremony were U.S. Ambassador Zalmay Khalilzad and General George
Casey, who is the commander of U.S. troops in Iraq. No one was hurt and
the handover continued several minutes later.

The U.S. military reports that a Marine was killed Monday during combat
operations in western Iraq.
美国和伊拉克高级官员星期二在伊拉克北部出席一次仪式的时候险遭不测。反叛
分子向他们发射了一枚迫击炮弹。炮弹落在美伊官员附近,但是没有爆炸。事件
发生时,美军部队正在把前总统萨达姆在家乡提克里特的一处宫邸移交给伊拉克
部队。这处建筑2003年以后一直被美国军队用做指挥部。

参加仪式的有美国驻伊拉克大使扎勒米.哈利勒扎德和驻伊拉克美军指挥官凯西将
军。袭击没有造成人员受伤,交接仪式几分钟之后继续进行。
美国军方报告说,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星期一在伊拉克西部的作战行动中阵亡



其他新闻(无英汉对照):
*哈尔滨担心水源污染停水三天

在中国哈尔滨市政当局宣布供水服务将停止3天之后,哈尔滨的300万居民纷纷争购瓶装水。哈尔滨是中国10个最大的城市之一,有多达800万人生活在哈尔滨地区。目前还没有东北其他地区由于停水而受到影响的的消息。

有关官员说,关闭哈尔滨的供水系统是为了防止该市的供水系统受到上星期化工厂爆炸的污染。爆炸事件11月13号发生在吉林省,地点位于松花江上游380公里。哈尔滨的水源来自松花江。哈尔滨当局原先表示城市自来水可以安全饮用。不过官方媒体中国日报报导,数天来到处传播的水质受到污染的谣言在星期二供水系统关闭的消息公布前就已经引起瓶装水的抢购风潮。

人权相关新闻:
**布什离华中国仍监控部份维权人士**


美国总统布什结束对北京的访问离开中国后,中国警方解除了对部份中国民主人士与维权人士的监视,但仍然继续跟踪监控包括北京著名维权律师高智晟在内的一部份人。与此同时,上海的维权人士在布什访华期间或受监控,或被强行从北京遣返回上海。

美国总统布什11月19号抵达北京的两天前,北京市公安局11月17号开始对被他们视为“敏感人物”的中国著名维权人士进行了全天候监察。布什总统星期一上午离开中国后,警方大约在当天下午撤销了对包括刘晓波、张祖桦、胡佳、刘荻、齐立勇和李海等人的监视。 中国著名自由知识分子刘晓波说,虽然11月21号警察撤离他家,但下午他被公安“请去聊天一个小时左右”。前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包遵信说,11月20号警察曾请他前往怀柔的红螺寺“游玩”,并和他吃了一顿午饭。

*张祖桦:11个月被监视10次*

北京知名学者张祖桦说,每当有重要人物访华,比如不久前的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或者美国国务卿赖斯等访华,他们都要受到这样的特殊“礼遇”,在过去11个月里,他已经这样被警察监视了10次。张祖桦认为,这次布什总统访问北京,警方施行监控的力度和面都有所加大,还拆除了上访村的一些房子。不过,北京公安并没有随着布什总统的离开撤销对所有北京知名知识分子的监视。著名自由知识分子江琪生说,直至星期二北京时间下午5点半他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警方仍然没有撤销对他的监视,他下午出家门游泳,有两名警察跟着他,还有几名留在他家楼门口,晚上还要轮班站岗。

江琪生说,警方这样做事既没有法律根据,也没有必要。他说:“今天下午我还跟他们开了一个玩笑,我说:小布什总统已经回去了,是不是他的女儿又来了?我就说,你们还没完没了了。”

*高智晟给胡温公开信抗议被跟踪*

北京著名维权律师高智晟说,11月22号他发表了给中国最高领导人胡锦涛和温家宝的第二封公开信,抗议北京市公安局对他和他的家人全天候寸步不离的跟踪监视。

高智晟说:“我向胡锦涛和温家宝提出了我最强烈的抗议。自从我给他们写(第一封)公开信的第三天起,就有不明身份的便衣24小时地盯着我们。尤其是布什总统期间,他们对我的紧跟着盯大概动用了20多辆车,还动用了自行车、摩托车,要保证用各种手段、在各种路况下对我的跟踪。”

高智晟律师曾在10月8号以公开
信的形式把他就法轮功成员受到地方官员肆无忌惮迫害的调查报告提交给中国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希望引起他们的关注。在他11月22号发表的第二封公开信里,高智晟质问胡温,是否对那些24小时跟踪他、满脸倦容、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年青警察如实讲明了高智晟到底做了些什么?是否讲明这种跟踪行为是违反中国宪法、违反中国基本法律原则的非法行为?是否讲明这种恐吓、威胁及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手段是不文明、不光彩、不道德的行为?

高智晟说,胡温没有权力把纳税人的血汗钱大把花在这种肮脏的权力运作上,他认为中国政府在接待布什总统的同时,在与文明世界打交道的同时对中国公民的行为却不够文明。他说:“你们在西装革履地和文明世界打交道的时候,暗地里用这样阴险毒辣的手段对付公民,如此肮脏地安排支配纳税人钱财的过程,你们又怎么有脸面面对国人,面对外部文明世界呢?你们怎么还好意思开口说要依法治国,要构建和谐社会呢?”

北京著名学者包遵信表示,千万不要把北京公安对这些中国著名独立知识分子或者律师的跟踪监控看成是衡量中国人权的标准,警察对他们显然是客气的。但对那些没有名气的维权人士和上访人员来说,就没有这么客气了。

*上海多名维权人士在北京被抓*

据总部在纽约的中国人权说,在布什总统访华期间,上海多名维权人士在北京被抓或受到监控。中国人权主席刘青对记者说,上海到北京的上访人员主要是那些房子被强行拆掉、个人财产损失极大的拆迁户。他说,这些人在法院和政府部门都上告无门,因此希望借布什总统访华期间进行上访引起外界的关注,但却被当局抓回上海。刘青说:“但是中国政府部门显然对他们有严密的监控,像他们的电话,象一些重点人物的家一直都严密地监控着。所以他们到了北京,或者在上海都是处于警察部门的监控之下。”

中国人权说,30多名上海在京上访人员被强行遣返回上海,分别被派出所带走。另外上海11月16号开始对维权人士许正清的父亲进行24小时全面监控;维权人士马亚莲被软禁在家;王丽卿17号被警察关押起来,21号才获释回家。刘青说,在警方与上海上访人员和维权人士打交道时,经常出现使用暴力手段的现象。

中国酷刑问题:
**联合国特使在中国调查酷刑现象**


联合国酷刑问题特别调查专家目前在中国就酷刑问题进行调查,可以在不需事先通报的情况下到监狱视察,并且同被关押人员私下会面。有批评人士说,中国由于缺乏政治意愿和必要的立法等,警察使用酷刑的现像很普遍。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酷刑问题特别调查专家曼弗雷德.诺瓦克星期天开始对中国酷刑问题进行为期12天的调查使命。

*国际普遍关注中国酷刑问题*

诺瓦克说,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警方在一般的刑事程序中普遍实施酷刑,因此必须要采取一些措施。他说,此行的目的就是对这一问题表示越来越关注。诺瓦克在调查间隙接受了记者采访。

他说:“我将尽我的全力去进行调查,审查我从各方面得到的所有证据,包括政府方面、非政府方面、证人和在押人犯等等,以便在我调查结束时得出一个公正和客观的结论,证明酷刑是否在中国普遍和系统地存在,或者根本不存在。”

*得到中国政府合作*

这位奥地利著名律师说,对于中国政府给予他不需事先通报到监狱视察以及同被关押人员私下会面的权利,他深表谢意。他说,这是中国政府政策开放的积极表现,说明中国政府愿意跟联合国在这方面进行合作。

此前,诺瓦克曾指出,中国是个大国,长期存在酷刑和虐待人犯的情况,人们不能指望中国一天内就发生根本变化,因此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政策。诺瓦克星期一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同包括莫少平律师在内的几名律师举行了座谈,听取他们对中国酷刑指称的看法。

*莫少平:有进步但问题仍普遍*

北京著名律师莫少平说,不能否认中国在禁止对在押人员实施酷刑的实践中的确有所进步,但是尽管中国法律明文禁止刑讯逼供和变相刑讯逼供,在司法实践中却仍然存在着比较普遍的刑讯逼供和变相刑讯逼供的作法,包括对已经被判刑的犯人和对尚在侦查和审理过程中的人犯。

莫少平说,被告和在押人员在审理期间受到刑讯逼供或者变相刑讯逼供有一些原因:“首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立法上,中国的刑事立法上没有赋予被告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沉默权,而是要求他们如实回答侦查人员的提问。现在对于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很多专家学者已经提出应当把被告人的沉默权写进法条中。”

*刑事破案手段相对落后*

莫少平说,造成中国司法机关采取刑讯逼供的作法来获取口供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刑事破案的科技手段相对落后。他说:“在很多刑事案件里边,很难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获取客观证据,来证实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犯罪。所以刑事科学技术破案手段的相对落后,也是导致他们千方百计要从被告人口供里得出案件真实情况的作法。”

莫少平还指出,中国的一些司法人员素质低,始终固守“口供是证据之王”的观念,认为口供才能真正证明一个人是否犯罪,是导致刑讯逼供普遍存在的另外一个原因。

*缺乏杜绝酷刑政治意愿*

国际人权组织人权观察亚洲部主任亚当斯说,毫无疑问,在中国酷刑不仅常见,而且表现得相当系统。他说,人犯被关押在看守所后,首先遭到的对待就是殴打,以此来惩罚人犯,逼迫人犯承认犯罪。湖北省的佘祥林因为刑讯逼供,屈打成招,被迫承认杀死11年之后又突然现身的妻子张在玉。亚当斯说,中国政府虽然已经采取一些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迄今为止取得的成效却非常有限。他说:“缺少的环节是政治意志和贯彻落实现有法律和规定。虽然有些人认为司法人员的素质很重要,但我认为,司法不独立,法官无权对刑讯逼供的案件做出裁决而不受到打击报复,实施刑讯逼供的警察和公安受不到开除或刑罚的惩罚,这些都需要政治意志。另外,还必须要切实执行已经出台的法律。法律再多,如果得不到执行和落实,只能是空纸一文。”

*调查员将走访多个地区*

今年54岁的诺瓦克是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宪法和人权教授,2004年12月1号开始担任这一不拿薪水的联合国酷刑特别调查员的职务。诺瓦克的前任范博文任职期间曾多次表示希望去中国调查监狱里施用酷刑的状况。但是,去年6月中国方面以技术问题和安排行程困难为由,推迟了范博文的访问。

这次联合国酷刑特别调查员诺瓦克将走访中国北京、新疆、西藏等地的监狱和看守所,会见在押人员和人犯,最后调查报告将在12月2号公布于世。

(以上新闻感谢VOA(美国之音)供稿,以上新闻或观点均不代表本站!)
搜索

网络资源

声明:本站所有新闻信息均为网络转载,但不表示本站同意其观点及说法!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被转载方并通知本站屏蔽该新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