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天山云海综合信息港 >> 资讯 >> 生活世态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美国知青曾到古巴砍甘蔗 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环球时报   发布者:转载
热度116票  浏览17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6年10月27日 22:06
作者:刘作奎

  一说起“知青”这个词,人们的思维总会不由自主地回到30多年前。其实在那个火红的时代,“知青”现象并非中国一家独有。在与中国远隔重洋的古巴,也出现了一群来自美国的“知青”。这些来自世界最发达国家的青年们,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自发地抛弃了优越的生活环境,踊跃去古巴从事革命建设。

  支援古巴革命,美国大学生要去古巴砍甘蔗

  20世纪60年代,新左派运动开始在美国兴起,在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美国青年开始积极参与民权运动、反战运动、妇女运动以及环境保护运动。

  在这轮高涨的革命热潮中,“我们必胜”纵队成为其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美国“知青”与古巴农民在农场
 
美国“知青”与古巴农民在农场

  “我们必胜”原是古巴到处可以听到的革命口号。1969年夏天,为了用实际行动支持古巴的革命事业,美国的一些左派组织组建了“我们必胜纵队”,召集青年去古巴帮助收割甘蔗。这在当时可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因为美古已经断交,处于半战争状态。美国不仅在猪湾事件派雇佣兵入侵古巴,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对古巴发出战争威胁,中情局甚至多次试图暗杀古巴领袖卡斯特罗。

  然而美古间的紧张关系并没有影响美国青年的报名热情,报名信如雪花般从全美各地飞到了纵队组织者手里。为保证这次运动的成功,组织者们着实费了不少心思,准备工作相当细致。首先,为了防止联邦调查局或中情局的特工混进队伍,他们严把人员招募关,对每个申请者的家庭背景都要进行调查。随后,纵队组织者又对这些成员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甚至连应携带的个人物品都列了一个详细清单,如在古巴可以用什么电池,什么裤子最耐穿,以及砍甘蔗时戴什么手套最好等。

  舍家卖房筹措旅费,绕道他国来到古巴

  从1969年11月到1970年8月,共有三批纵队成员至少900人到达古巴,但他们的旅程却并非一帆风顺。当时,从美国无法直接前往古巴,纵队只好组织车队到加拿大或墨西哥中转,因此费用极高。许多人为了去古巴不惜与家庭决裂,有人甚至变卖了家产筹措旅费。联邦调查局虽然没能把奸细安插进纵队,但派了大量人员对纵队的活动进行跟踪,还对即将从墨西哥城出发的纵队成员一一拍照,摆出一副要秋后算账的样子。

  不仅如此,警察还在纵队的必经之路上散布种种谣言,通知沿途的商家旅店,“有一帮头脑怪异的家伙即将由此路过,他们要去古巴砍甘蔗”。于是车队所到之处,听到的净是些冷言冷语和恶意嘲讽,甚至路边的厕所也被锁上。因此,当这些美国“知青”到达古巴时,古巴人民的热烈欢迎场面让他们由衷地感到自己找到了家。

  在精神方面,美国“知青”们强烈地拒绝美国,当他们看到哈瓦那机场外的高速公路上有收费站时,不禁惊呼,“什么?收费站?美国式的?在革命的古巴?不!难道他们要一只手高举革命的拳头另一只手收钱吗?”使他们欣慰的是,当汽车驶过时,他们看到这个小屋早已被废弃了。

  尽管美国“知青”们都下了要与美国社会一刀两断的决心。然而,要这些习惯了个人主义的美国青年一下子接受集体主义是困难的。要彻底改变思想,还需要古巴人的帮助。于是,美国“知青”每二十人被分成一个政治学习小组,每组都配了几名古巴人来指导他们的政治学习,这些古巴人可不是什么大学生,而是普通的工人农民。“知青”们每隔几天就开一次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内容的小组会,在会上,美国青年们彻底放下了架子,拜古巴工农为师,虚心地接受他们的再教育。

  “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

  在古巴,美国“知青”一般会呆上两个月,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砍甘蔗,业余时间则参观革命圣地和进行政治学习。起初,美国“知青”们劳动都很积极,每个人急于表现自己,甚至和别人相互竞争。然而进行了几天的高强度劳动后,砍甘蔗在美国人眼里渐渐变成了苦役。当时,“知青”们要每天八个小时挥舞着砍刀与甘蔗搏斗,同时还要与甘蔗地里的各种蚊虫搏斗。而在美国时,他们中的大多数除了修剪草坪外,从未干过体力活。一位“知青”在日记中写道:“现在我觉得每天走出帐篷去劳动是越来越困难了。”

  很快,“知青”们开始偷懒,中午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还有人开小差溜回营地,甚至有人谎报病假。很多人盼望着天天下雨,这样就可以留在营地里休息。

  这一切都被古巴同志看在了眼里。于是,他们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行动,如开病假更加严格了,需要医生出具的证明才行。同时,每周举行的会议上,劳动态度成了讨论重点。古巴最高领导人卡斯特罗也十分重视纵队的精神面貌,他在视察纵队营地时,强调了砍甘蔗的政治意义。卡斯特罗说,砍甘蔗是反资本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一剂良药,轻视劳动是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留下的传统。卡斯特罗告诉美国“知青”们,他自己也怕患上官僚主义的毛病,因此在砍完甘蔗后才举行其他政治会议。在革命领袖的鼓励下,美国“知青”们又重新鼓起勇气,坚决表示要与古巴人民一起,完成年产糖1000万吨的目标。

  古巴人民的以身作则也让美国“知青”们收获不少。在古巴劳动期间,他们经常访问一些古巴普通民众,了解到古巴人不但要参加砍甘蔗等农活,业余时间还要参加革命宣传和学习。而当他们问古巴儿童,“等你们长大时,如果工作都已做完了怎么办”时,孩子们总是异口同声地说:“其他国家需要我们!”有人甚至怀疑:“古巴人会感到疲劳吗?”美国“知青”们还为古巴人低标准的生活而吃惊。几乎每样生活必需品都要配给,每人每年只有一两双鞋,两条长裤。卫生纸已经两个月没货了。中午开始停水,碗盏都堆在水池里要等到晚饭前才能洗,厕所也没法冲。但古巴人却那么乐观,在困境中为建设国家不懈地努力着。

  正是在古巴人乐观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面前,美国“知青”们被彻底感动了。一位美国“知青”在回国后接受采访时说,古巴精神病人的政治觉悟都比美国的正常人要高。另一位美国“知青”则表示,通过这次锻炼,以后每看到一勺糖,他就会下意识地想到其中凝结了多少劳动。

  尽管“我们必胜”纵队成员在古巴的劳动成果并不显著,回国后也未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革命事业,但他们的活动无疑促进了美古两国的民间交流,而且参加过这一活动的美国青年在精神上都得到了一次升华,可谓“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直到今天,这一纵队仍在美国活跃着,每年都组织大批青年前往古巴体验生活,并为打破美国对古巴的禁运不懈努力着。
TAG: 美国
搜索
顶:3 踩:8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1.19 (37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9 (27次打分)
【已经有41人表态】
5票
感动
震惊
5票
5票
路过
3票
高兴
6票
同情
4票
难过
3票
无聊
6票
愤怒
4票
搞笑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络资源

声明:本站所有新闻信息均为网络转载,但不表示本站同意其观点及说法!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被转载方并通知本站屏蔽该新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