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天山云海综合信息港 >> 资讯 >> 生活世态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网友列出9大互联网陷阱:"百度知道"是个营销战地

热度16票  浏览1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9月18日 18:44
  昨天(9月15日),“可能吧”博客的木贼在博客里列出了互联网上9种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内容,该作者称这些内容为“互联网杂草”。木贼称,“起初,我以为理想主义者在现实当中无法成就的事情,在互联网上或许可以完成。经过多年观察实践,我意识到现实是人的江湖,互联网也是,它们都不是虚拟的。互联网便利了我们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存在许多误导。这些跟现实联系紧密,因特网发明者TimBerners-Lee也在担心误导信息将成为互联网未来的隐忧。”

  他列举的互联网“杂草”包括以下9种:

  1.搜索引擎作弊

  这些站点危害的主要阵地是搜索引擎,不知道算不算SPAM。比如那些用热词做站,用高频黄词的,又没有实际内容的无良站点,干扰我们获取信息.

  如《飞屋环游记》刚在美国上映,国内肯定有人关注,很多烂站就开始利用“飞屋环游记+下载”等关键字抢占搜索引擎,而实际上网站什么也没有,除了那个关键字和广告。他们经常变换热点关键字,骗流量,极其讨厌。

  应对:通用搜索引擎不应是你的唯一入口,下电影应从源入手,坚守国内几大发布组。

  2.没内容的互联循环网站

  这类型站点往往结成友情联盟,信息诱导用户,实际上各站几乎无可看内容,清一色的骗点击。

  最恶心的就是那些利用淫民心理,设置色情词汇的网站了。你点进去发现,诶!内容挺多的嘛,像个导航站,全是链接,每个图标的小妞都很火辣,人妻都着丝袜,一阵窃喜,你迫不及待的点击,于是跳到了另个类似站点,再点击,发现还是类似的站点,你不甘心啊!无数次后,结果竟然又回到起初的网站,一种羞辱的感觉至使你怒火中烧,欲要留言狂喷网站几句都找不着地,再看看自己,原本想看毛片的,结果遭怒了。

  应对:貌似如今很难再碰上,就像当初劫持主页的门户网站,一做大都从良立了牌坊。

  3.无处不在的软文

  误导阅读者,夸大事物的本质,一般是隐性宣传,声东击西,别人那术语叫引导消费!软文跟普通的推广不同,推广让你知道这是广告,而软文尽量隐瞒,它只想悄悄把信息输入你大脑。它会伪装成各种文体,防不胜防。

  软文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有专业的写手,公关,它们与各网站编辑,版主都有密切合作,所以各种报纸杂志,门户网站,购物网站和IT论坛都成为了重灾区。

  由于软文存在欺骗性,识别它们就成了必修课。看看《每日快报》因刊发软文而广受批评,混豆瓣的则需小心书评软文了,烂书如《货币战争》也会有高分滴。

  应对:软文在不断翻新,难以避免,仅有遭遇多了才会识别,它跟商业环境联系紧密。

  4.枪文

  攻击对手,无中生有,捏造和制造事实,比软文更恶心,对业外人士杀伤极大,多为负面或放卫星。出现最多的领域是在网游,IT软硬件方面。特别是技术评测帖,横向对比评测之类的帖子,往往会制造事实,各位常看太平洋,中关村在线的小心了,那是疫区,外行人极易受感染。

  应对:枪文比软文明显些,也只有知识武装的大脑才可破解。

  5.刷信用,删除负面的评分,制造数据

  制造假信息,把存在的信息抹去,也是干扰我们获取正确信息的极坏作为。淘宝的刷信用就是网络上最典型的,还诞生了网上最大炒淘宝信用公司网丫网,现在别个又要从良了,怎么黑社会都改演戏啦?

  事实再次告诉我们,不管你当初是靠商盟互刷,只卖不买,还是直接收的店铺,都已经成为过去,大把钞票进账才是成功者。而这样的成功者,蒙骗了消费者,损害了老实诚信经营店主的利益,让诚信体系恶化。

  应对:不要盲目信任数据和评论,这些都可以制造。我买东西更喜欢那些能和店主交谈,而不是请来雇员的店铺,我还是把淘宝看成C2C,而非B2C。我跟的是人买东西,不是店铺。

  6.垃圾邮件

  这个就是强迫信息,骚扰网民的举动了,相信很多人都收到过。下图就是惨遭蹂躏的雅虎邮箱。

  这个邮箱是我用来专门注册各种论坛,网站,散播联系方式的,反正此邮箱只在注册接受验证码时会打开,管它多少垃圾邮件。

  应对:选专业邮箱,分用途,通信专用还是注册专用?主要通信邮箱,最好不要随便散布,留地址时可把@改为AT等,防止机器人抓取。

  7.小心百度知道,那是个营销战地

  那是小白最容易接触的,首先是他们还没有熟悉互联网,其次没防备心,以为那就是用户发出的信息了!极容易轻信。凡是涉及网游,商品,推荐,点评这些,可要注意了。

  假设现在我要推广一家面馆,首先我会去威客网站(如:威客中国,猪八戒)发布发帖任务———限定在百度知道和qq问问提问———坐等威友交任务———统计发钱。

  几天内关于面馆的好评就蔓延在百度知道了!很简单,却误导一大片。

  应对:多方对比,跟熟悉的人咨询。

  8.恶性的口碑营销

  正常的网络口碑营销,只是想制造话题,吸引目光,让更多网友了解企业的产品,而恶性的大不一样,他们是制造口碑,屏蔽你想了解的信息。

  低级的雇一批人,专业混论坛,发帖子,制造口碑。高级的组成联盟。

  我不知道口碑营销有没有底线,作为一枚网民,制造话题,推网络红人这些都欢迎,但我不希望侵占到网民的体验,占领到购物网站的评论栏,恶性到屏蔽信息。

  应对:这是个缺乏监管的行业,什么下三滥的手段都有,只有期待规范化。

  9.假消息,谣言

  谣言给人消息和情绪上的满足,所以说它是有效率的。虽然我们也知道谣言会产生误导,煽动情绪,但这就是谣言,有利有弊,有信息的盲端就会存在谣言。即使互联网强大到触及各方面信息,也无法消灭谣言,因为信息的盲端不单存在传播过程中,还存在各人的大脑当中,你不可能控制别人的脑子吧!

  从传播方式看,最严重的两大谣言利用工具:

  以上两个,即使你知道是谣言,停止转发,出来辟谣,也不能阻止小白继续转发扩散,它像病毒般在无抗体的寄主身上繁殖传播,直到热点事件结束。

  其实不管谣言真假,一种共同情绪达到喷发点时,已没人在乎,抵制家乐福事件就是很好的说明。

  谣言可能是假消息:杜蕾斯破产被指是假新闻。

  谣言可能是真消息,却被鉴定为假消息:都江堰化工厂爆炸谣言之源:”完全是乱说”。(参都江堰将发动细菌大战彻底清除地震造成苯污染)

  网络谣言将会一直伴随网民,但事后,一定要将谣言当中的假消息澄清,以免重复一千遍成为了“真理”。

  应对:面对谣言每人都会对它作出,最有利自己的优化策略。谣言止于智者,是说智者不会传播,但并不代表谣言会停止,它是特定情形下的产物,是一群具有相同特质,相同喜好的人的狂欢。
搜索
顶:1 踩:2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1.2 (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2.2 (5次打分)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络资源

声明:本站所有新闻信息均为网络转载,但不表示本站同意其观点及说法!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被转载方并通知本站屏蔽该新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