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天山云海综合信息港 >> 资讯 >> 生活世态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媒体关注<黄金甲>爆乳 入选奥斯卡挺给老外看(图)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青年周末   发布者:转载
热度5票  浏览14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6年12月21日 12:57
这周选题这样做 《黄金甲》怎一群“馒头”了得

  编辑郑叶(以下简称“郑”):开会了开会了!咋都冻得这么“血肉模糊”的?

  记者徐帆(以下简称“徐”):(使劲抽了下鼻子)这两天北京大降温的,我们这还算好的,我今天去影协电影院看《满城尽带黄金甲》(以下简称《黄金甲》)早场,那景象才壮观呢。室外临街的售票窗口从早上八点起就排了一溜人,一半以上的人都在边抹鼻子边跺脚。

  记者王晓晶(以下简称“晶”):我也是我也是,我昨天晚上八点五十的晚场,在朝阳剧场,那排队的人叫多。

  不过,那里的观影环境太差了,左右全是说话的……

  徐:我那里也是,有个小孩在电影院里大声问他妈妈:“妈妈那是什么声音呀?”“妈妈那个阿姨为什么穿那样的衣服呀?”最可气的是,你说孩子不懂事吧,他妈也不懂事,一本正经地回答孩子,而且声也同样特别大!
  记者黄健(以下简称“黄”):难怪说《黄金甲》首周票房破了纪录,居然将近1亿,看看,这都什么人在看电影?

  记者王媛(以下简称“媛”):说话别带歧视,什么叫“都什么人”?人家支持一把国产影片还被你这么打击!

  黄: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首先想分析一下票房的构成,应该说像在给这样的影片提供票房的观众中已经有相当多的人不是电影爱好者了,他们也是一年到头进不了两次电影院的人,这些人的观影素质不高也是可以理解的……

  郑:好了好了,咱不说这些旁支的东西了。今天把大家都叫来开会,主要就是要谈谈这部年度大片。它是明年代表中国内地参选奥斯卡的唯一影片,也是张艺谋在奥运会前拍的最后一部影片,而且他的票房将很有可能破纪录……

  黄:票房破纪录不能说明问题,从这些天的报道来看,今年的《疯狂的石头》口碑就比《黄金甲》好得多!

  郑:《石头》的票房两千多万,总观影人次刚过100 万,《黄金甲》是前者的几乎十倍,你说从社会影响力的角度怎么比?你也先别争,我没有想为《黄金甲》唱赞歌,但我们今天开会的目的只有一个,眼下,中国的大片越来越多,媒体的兴奋点却越来越畸形……你们先告诉我,最近媒体都在对这部片子的什么感兴趣?

  徐:爆乳!(众笑)
  《黄金甲》——一堆“馒头”引发的血案

  郑:你们还别笑,这还真是一个问题,徐帆,你对爆乳怎么看?

  徐:我刚看完这片子时,第一想法是它挺好地“改善”了老外心目中的中国女性的形象。因为以前老说外国人认为东方女性太瘦小,《黄金甲》这回算是结结实实地“挺”给他们看了——中国也有的是丰满的女孩。你看那影片一开始,就是齐刷刷的一片宫女换衣镜头,相当得“波涛汹涌”。随后主角巩俐和李曼的出场,因为胸前太动荡不安,说实话,就算是我这样的同性,都很难不受影响,几乎无法全神贯注地看情节发展,注意力特容易被往下吸引。

  晶:嗯,好像说都是挤出来的。据说在《黄金甲》的发布会现场,李曼显得很瘦,记者们都无法想象这么消瘦的一个女孩子竟然能有丰满的乳房。就有记者挺八卦地问李曼,古装衣服里有没有“机关暗道”,帮助丰乳,李曼羞涩地说:“没有,都是正常的穿衣。”看记者并未过瘾,李曼又找补了两句说:“我拍《黄金甲》的时候比现在胖!”

  徐:问题的关键在于李曼还没有成人,就靠“波波”来“卖”,这点实在说不过去,这还不是我说的,是很多网友都在说。

  黄:这话我倒也不太同意,谁让她是演员呢?刘晓庆50来岁了还要演武则天的少女形象,也有很多人在骂她装嫩,可有什么办法?演戏需要。

  徐:性质不一样吧……

  媛:(不理会徐、黄的争论)我在网上还看到有人说“如果《无极》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那《黄金甲》显然是《一堆馒头引发的血案》”。

  黄:对了,那个有点名气的娱记,就是老跟张艺谋较劲的那个何东也说了相似的话,在他的博客里,他居然在巩俐向前探身的剧照底下写到“巩一巩,就全都有了”。他还说:“……乳房、乳房、乳房——似乎都已经过特殊挤压处理的大批量丰乳……过于丰满的乳房群体至少连续出现了五次,面对这样的丰乳铺张,尽管我反复压抑着自己内心的低级趣味,可暧昧的念头终于还是没忍住冒了出来:并非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而是无数个浑圆无隙的大白馒头一直都在眼前勃勃蒸腾——我真是有些惊奇,导演是从哪里找到了这么许多的波霸。”

  郑:先不要说别人,说你们自己的感觉。

  黄:我奇怪的是为什么陈瑾扮演的女侠就没有把胸挤出来?

    丰乳,只是一个符号

  郑:好,既然连你们女孩都对胸这么感兴趣,那我们就说说这“波涛汹涌”的问题,我个人以为,唐朝以肥为美,历史记载女人的装束也是非常开放的,张艺谋让女演员把胸都挤出来其实只是一个符号作用,他不可能选一堆胖女人来演戏,那又不符合现在人的审美观。

  徐:我就唐代以及五代十国的妇女着装问题采访了唐代文化研究专家、北师大文学院副教授康震,他跟我解释说,唐代妇女在穿衣服上是比较开放的,但这种肩上披条薄纱,上半身裹着紧身围胸,几乎袒露出大半个乳房的装束,也就限于唐朝上层阶级的贵族妇女,普通劳动妇女很少穿。因为这样的衣裙便于跳舞,跳起来能长袖善舞、衣裙飘飘,适合娱乐统治阶级,要是真进行普通的劳作活动,那还是不太方便的。据说这个可能和唐朝全盛时期大规模吸收外族文化有关。

    张艺谋“喜大”,不等于“喜乳大”

  郑:这就是了,所以说,当我们在做影评的时候,切忌不要信口雌黄。我记得当年《英雄》的时候,曾有大批媒体质疑陈道明演的皇帝口出“和平”一词,认为这是现代词汇用在秦朝很滑稽,却殊不知,“和平”一词的出处为更早。凡是笑“和平”一词的其实是自己无知。至于黄健,你说为什么陈瑾没把胸挤出来,这道理也很简单,陈瑾在片中扮演的是一个受过刑罚、失去爱情、沦落在生活边缘、饱受沧桑的妇女,她不需要再像宫里的女人那样为了取悦男人,妖娆妩媚地打扮自己。这就是电影本身在艺术手法上可以制造的反差……

  黄(笑):可它“大”到了影响我看电影!老替演员担心走光!(众笑)

  媛:说到“大”,我记得陈凯歌几十年前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张艺谋的文章,前不久曾有媒体翻出来炒过,里面就说张艺谋的艺术风格是“喜‘大’”!所以说中国的商业大片由张艺谋挑头儿也可理解,只不过这次,我觉得有点“大”大发了!

  黄:你是说女人的乳房“大”大发了吗?呵呵!

    大场面,是不懂兵法还是只求写意

  媛:不是,我是指影片中的大场面,大得有点不真实了!你们看,不管是《指环王》、还是《特洛伊》,战争场面虽大,但都很逼真,可《黄金甲》里上万士兵冲进皇宫,密得像群蚂蚁,从用兵常识讲,大规模集团军作战,是要分阵块的,不可能上万人中间没有缝隙,那样只要一人倒下,就会造成大规模拥挤、摔倒、误踩,这是排兵布阵的大忌……

  黄:妈~呦!看不出来,你还懂兵法呢?

  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些盔甲亮得太假,宫廷里的满眼的金黄、碧绿、大红都让人感觉有点艳俗了。

  郑: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我们的影评最常出现的问题是偏于影评人的个人喜好,而且特别不专业,就比如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看似很有道理,但这是艺术呀,张艺谋的艺术风格是写意,写意的东西怎么可能面面俱到地追求写实呢?它只要让观众完成了一种视觉享受,目的就达到了,要看写实的东西,你干脆去看纪录片。

  黄:张艺谋就这事回应了,他说“这是一场内宫政变。后宫的空间有限,几万人绞杀在一起,是一种能量的宣泄。因为是政变,军队准备很秘密,武器是枪,只能是贴近战,强调那种绞杀感。”
  影片伟大之处在于:让人们又一次记起《雷雨》

  郑:所以我说,你们提的这些问题都不是关键,《黄金甲》的这部片子最大的问题是与《雷雨》的关系!我们都知道《黄金甲》源于《雷雨》……

  黄:你说《雷雨》,我想起件事,那天上网看见特别逗的一个帖子,标题是《严重抄袭》。(众笑)那人自以为发现了一个特别好的影评点,当时底下的跟帖都把他骂得够呛。不过这也说明,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黄金甲》取材于《雷雨》。

  徐:《雷雨》就是讲一个因为混乱的乱伦关系,以及封建家庭的思想禁锢导致了一个家庭毁灭的悲剧。

  黄:这是人艺的保留剧目呢,濮存昕演周萍演得特别好……

  媛、晶:(刚要张口)《雷……

  郑:别这么着急表示自己有学问,实话告诉你们,我就没看过《雷雨》!

  徐、黄、媛、晶:啊?

  郑:没看过《雷雨》怎么了?没看过《雷雨》就无知了?

  黄:你倒是真无畏!(众笑)

  晶:不过也确是因为我对《雷雨》太熟,所以我一点新鲜感都没有,每个人物我都清楚地知道怎么回事。我也理解为什么媒体给出的评价是“没什么可说的”。就是不失水准,没的挑剔,但也没什么惊喜和过人之处。

  媛:这也算讨巧吧。这两年国产大片老被骂不会讲故事,这次《黄金甲》就没人骂故事不好,好歹也算是经典话剧让张艺谋讨巧地避免了“不会讲故事” 的骂名。比如说陈瑾演的黑衣女侠,怎么就平白无故地为王后“服务”,而且还在夜里大摇大摆地进出皇宫?比如李曼这个小丫头,怎么能在各个主子面前随心所欲地出现?正是有了《雷雨》当挡箭牌,一切故事就能毫无理由地发生,又毫无理由地结束……

  晶:有网友说的更逗:《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伟大之处就是让人们又一次深刻地记住了《雷雨》。

  曹禺女儿万方:不介意影片没署名

  徐:说起《雷雨》,我觉得魏明伦就说得挺对。

  徐:对。他写了篇文章骂《黄金甲》,我给你们念念:“搜寻其海报广告,瞻仰其首映庆典,细看其片头和片尾密如蚁阵的名单;排列形形色色大腕小腕,鸣谢方方面面大款小款,唯独没有一行字提及《黄金甲》的母体——《雷雨》,更没有半句话鸣谢《雷雨》作者曹禺大师。改编就是改编。改编者如果良知未泯,具有起码的实事求是品质,就会理所当然地署上‘根据曹禺名著《雷雨》改编’;至少,也会在片头片尾标明一行小字‘本片取材于曹禺名著《雷雨》’。”他说《黄金甲》缺的就是“道德”。他说了句特经典的话:“所有人都在忙着分蛋糕,可惜那个最应该吃到蛋糕的人却被无情地忘记了”。

  媛:哎,可我怎么听说有记者跟魏明伦解释了吗?《黄金甲》主创人员在各种场合都表示过故事取材于曹禺的《雷雨》,并和曹禺女儿万方有过沟通。

  郑:你们现在讨论的是两个话题,第一是《黄金甲》的败笔是太忠实原著以致没有了悬念;第二是为什么影片没有在显要位置提及影片取材于《雷雨》或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晶:你这第二点,我已经试图调查了,我昨天电话采访万方了。她说署名这个事情双方没有沟通过。可语气里也没有愤怒、责怪或者要打官司什么的意思,很轻松的语气。她没有正面回答要不要署名、是不是不尊重这个问题。只是说自己最近比较忙,她写的第一部话剧要上演,还没来得及去看《黄金甲》呢。说 “制片方有他们的考虑吧,我自己没怎么想过这个事情。因为《雷雨》毕竟是个名著,而且演了60年了,很深入人心了……”总之是没有做太正面的回答。

    太忠实原著、没了悬念也成罪过

  郑:嗯,很好。那么我们再说第一点,《黄金甲》太过忠实原著是对是错?

  黄:其实没什么对错问题,你看《狮子王》改编自名著《王子复仇记》,《夜宴》也改编自《王子复仇记》,有谁说因为知道剧情了就不愿意看了?

  晶:那不一样,这里也有改得多少的问题。《狮子王》换成了动画片,《夜宴》的改动幅度也很大,而且再怎么说,《王子复仇记》也是外国名著,《雷雨》实在离国人太近了……

  黄:那金镛的武侠剧呢……

  徐:我倒觉得,这是一个杞人忧天的问题,按小晶所说的,《哈姆雷特》是外国名著所以我们看得津津乐道,那我们知道,《黄金甲》也是要到海外发行的,外国人有几个看过《雷雨》?说不定大获成功也未可知。这也证明了《黄金甲》投资方的远见,国内有国内的卖点,海外有海外的卖点!

  媛:不管你们怎么说,反正我当时是哭得稀里哗啦的。

  晶:不能够吧?!

  黄:哈哈,晓晶你不知道,王媛看什么片子都会哭得稀里哗啦的(众笑)。

  晶:反正不管你们说什么,我都不看好《黄金甲》。现在还有一部贾樟柯的电影《三峡好人》在放,我看了,我认为它更打动我。我知道不好拿他们来比,不具可比性,但我想说的是一个现象,在中国这么多导演中,关注人、关照生灵的已经越来越少了。而贾樟柯的电影里就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他能在这个 “票房就是生产力”的时代坚守自己的价值观,让人敬佩!生命比所有东西都重要。

  《黄金甲》与《夜宴》,是远房亲戚

  徐:关于改编,有个外国人也对《黄金甲》提出了批评。《综艺》杂志的罗伯特•科勒评价说:“《黄金甲》是张艺谋迄今为止最奇怪、最杂乱无章的影片,充满了歇斯底里的唐朝宫廷阴谋和毫无水准的CGI(特效)战争场面。同样改编自戏剧,改编自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夜宴》比较好地把握了戏剧和电影之间的平衡;但《黄金甲》,不仅在演员上搭配不当,还大大限制了周润发和巩俐等几大主演的发挥。”

  媛:哈哈,好奇怪呀,难道他们觉得《夜宴》改编得很好?看来还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下次得让老谋子选个外国的经典剧本拍拍。

  徐:《黄金甲》跟《夜宴》可是拐着弯的“亲戚”。曹禺创作《雷雨》时深受美国戏剧大师奥尼尔名作《榆树下的恋情》的影响,而《榆树下的恋情》的创意也是来自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郑:说实话我都替这年头的导演们叫屈,搞些原创的吧,被说是不会讲故事,那就改编名著,改编大了,被人骂是不尊重原作,改动小了,又说是没看点……好,就算是你觉得《黄金甲》故事没什么吸引你的了,那周杰伦这个角色还算是新的吧?他的命运难道不是看点吗?

  徐:那倒是,片子结尾杰王子自刎那段,我还真没想到,我真以为他会劝巩俐喝下毒酒呢!

  黄:哈哈,周杰伦不刚出了首新歌《听妈妈的话》吗?这么乖的孩子当然不会去害妈妈。

  郑:去去去,上次K歌你还说自己什么新歌都不会唱呢。这会儿你又知道了!

  晶:关于杰王子的结局,据说故事还有另一个版本,就是让杰王子与国王打一场生死之战。但是考虑到影片的主要矛盾发生在国王和王后之间,张艺谋放弃了这个想法。

  媛:我觉得周董确实是里面最出彩的。整个戏的张力都比《夜宴》强……

  胜者王侯败者寇——结尾太“狠”了

  郑:打住打住!把问题集中一下吧,我个人认为《黄金甲》这片子还可以,但确实中规中矩,没有什么艺术上的太大突破,它既不像传闻中的那么好,也不像网上骂得那么烂。不过,这部影片有一个地方还真是震动了我一小下!

  黄:妈~呦!还一“小”下!(众笑)

  郑:就是最后清扫现场的场面,上万具尸体被瞬间清理,清水冲洗皇宫时血流成河,尸气未消的大地上转眼铺满鲜花,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旋即被盛世歌取缔……这个结尾太狠了!

  徐、黄、晶、媛:?

  郑:哎……你们这帮80后……胜者王侯败者寇……宫廷斗争,历来没有是非……

  徐:可……这个咱们不能做吧……
搜索
顶:0 踩:1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 (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 (0次打分)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络资源

声明:本站所有新闻信息均为网络转载,但不表示本站同意其观点及说法!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被转载方并通知本站屏蔽该新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