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天山云海综合信息港 >> 资讯 >> 世界军事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美报告:中国反航母导弹可能触发意外核战(组图)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国际在线   发布者:网络转载
热度78票  浏览10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7年5月25日 15:18
  反航母导弹并不是传统的弹道导弹。从公开的论文来看,应该是用普通的弹道导弹运载一个重返大气层的高速飞行体,飞行体内装有弹头和被动红外导引装置。飞行体重返大气层后,可以进行机动以精确对准目标。由于飞行体是在航母战斗群的前置点(50-100公里)重返大气层,美军最新的标准-3(SM-3)舰空导弹连拦截的理论可能性都没有。因为飞行体重返大气层的速度在7倍音速左右,又在前置点重返,SM-3导弹改进自SM-2,其发动机直径小推力不足,无法及时飞到有效拦截点。

  【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5月21日报道】题:美国报告中国具有威胁性的政策可能酿成意外核战(记者 温德尔·明尼克)

  美国最近发表一份报告称,中国的核战略可能导致一场不必要的核冲突。此报告已引起亚洲战略分析家和西方防务界的注意。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主席拉里·沃策尔起草的《中国核力量:作战、训练、思想、指挥、控制及战斗策划》报告详细考察了中国核武库对美国造成的潜在威胁。美国陆军军事学院战略问题研究所本月发表了这份报告。

  中国发展利用弹道导弹袭击航空母舰战斗群作战能力的目标似乎已接近实现。

  沃策尔在报告中称:“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海军军官将这种能力斥之为超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能力范围。(可是,中国)在控制重返大气层的飞行器以及利用弹道导弹袭击航空母舰或海军战斗群方面能力的进展,使太平洋西部成为了一个比较危险的地区,特别是中国改进了传感系统。”

  特别引起关注的是最近有媒体报道中国正在研制一种红外线系统,用于“东风”中程弹道导弹,可以帮助导弹确定目标舰只的位置。中国尤为关注如何制服装备了“宙斯盾”系统的舰只的反舰导弹防御系统。

  沃策尔介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关于“巡航导弹部队在局部技术战争中获胜的撒手锏”的概念。他认为中国可以利用对抗措施、精确定位和太空平台等辅助手段赢得局部技术战争。

  赫尔大学讲师、出版过多部论述中国核能力著作的托马斯·凯恩说,沃策尔一语中的。他说:“中国导弹部队觉得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武器变成‘撒手锏’,或者按照沃策尔的解释,当一张王牌,这个事实进一步暗示着他们已作好考虑动用核武器的可能性的准备。”

  把导弹当成王牌,要么目标极其重要,要么是弹头极具毁灭性。中国已公开讨论利用核武器打击航空母舰和美国在冲绳的集中军事火力,特别是因为这类目标远离平民人口,而且对中国构成威胁。

  太空“无人区”似乎是战胜美国的关键所在。中国最近的反卫星试验证明了它决心要探索美国依赖技术实施战争计划的这一致命弱点。

  沃策尔认为核力量生存能力与中国进行的反卫星试验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存在的论点,即外国从太空对中国进行的侦测可能构成“战区准备”。

  可是,抑制美国的卫星能力将使美国几乎不可能判断中国的真实意图究竟是什么。恐慌和犹豫不决可能迫使美国对中国的核打击作出过度反应或过迟反应。

  沃策尔说,中国决定“在发动第二炮兵部队力量时”将同等级的弹道导弹核弹头和常规弹头置于“互相接近”的位置也加大了发生意外核冲突的危险性。如果诸如美国这样拥有良好侦察系统的国家侦探到导弹已被发射,它必须作出严肃选择。它可能承受第一次打击,看看究竟击中它的究竟是核武器还是常规武器,然后以牙还牙。或者它可能发动重要打击以示警告”。

  由于中国具备反卫星能力,美国观察并迅速分析导弹发射的能力受到大大削弱,因此有可能发生导致核战争的错误判断。

  沃策尔说,关于中国能否执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相关辩论也在进行当中。凯恩认为,沃策尔的结论与华盛顿及其它地区的普遍看法大相径庭。普遍观点认为:中国没有能力在核武器问题上制定协调一致的国家政策。他说:“沃策尔的报告证实了中国领导人在继续作准备,防止未来的敌人中可能包括美国。很多中国领导人准备在所谓的先发制人的反击中考虑动用核武器。”
资料图:中国东风-3导弹发射
资料图:中国海军巨浪-2潜射导弹射程在8000公里以上。图为巨浪-1型导弹
资料图:中国自行研制的C-602反舰巡航导弹对敌方先进战舰具有很大威慑力
资料图:解放军二炮部队的东风-15战术地地导弹
资料图:中国DF-21战略导弹可通过铁路机动
资料图:中国轰六配备的新型鹰击巡航导弹可从空中攻击战略目标
资料图:美国标准-3型导弹无法拦截中国反航母导弹
TAG: 导弹 航母
搜索
顶:1 踩:7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06 (18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5 (27次打分)
【已经有25人表态】
3票
感动
2票
震惊
2票
3票
路过
高兴
3票
同情
2票
难过
6票
无聊
1票
愤怒
3票
搞笑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络资源

声明:本站所有新闻信息均为网络转载,但不表示本站同意其观点及说法!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被转载方并通知本站屏蔽该新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