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天山云海综合信息港 >> 资讯 >> 生活世态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成都20岁美女体验八种打工生活 蹿红网络(图)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成都晚报   发布者:网络转载
热度93票  浏览9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7年6月06日 17:10
  本报昨日报道的“打工妹妹”凭借在网络上发表一月8次打工体验的日记迅速在网络上走红一事,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兴趣,到底打工妹妹“菡影”是否真的在作秀?其身后是否有一个幕后推手?她们的目的是什么?记者随机进行一番调查。调查结果令人吃惊:“菡影”的确不是一个人在体验,她的身后有一个至少由三人组成的团队群体

  “作战”,而这种秀场更有四川自然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长期进行农民工生存状态调查的郎家文的支持,这算是一场真正意义的“阳谋”。

  质疑

  不像“菡影”个人行为

  “菡影”说自己只是一个单纯的想法,体验打工的动机很单纯,但记者以及网友均发现不少疑点:

  A:记者观察

  “菡影”称自己在一个月内有8次体验,此话不假。但是否真如她所说,这么多次体验完全是自己的个人行为呢?记者在与之交流过程中发现诸多“蹊跷”之处。
  蹊跷一:每次体验都是群体行动?

  6月2日,为证实“菡影”的体验,记者准备全程跟踪。当记者与“菡影”在玉林西路某美容院见面时发现,她并非一个人,另外还有两个女孩一直陪伴着她。一名网名叫“猫猫”的女孩负责拍照,另一名网名叫“笑忘书”的女孩则负责“打杂”。“菡影”说,每次外出,她都不是一个人,至少有三人,有时更多。大多数情况下,“猫猫”负责拍照,其她女孩则“打杂”,比如拿包、换工装时递衣服之类。真在“安分”地体验,又何必每次都要拍照留念呢?

  蹊跷二:打工女孩自备数码相机、电脑?

  记者注意到,“猫猫”手中拿着的是一部数码相机,其价位至少在2000元以上。如果按照“菡影”所说,她们都是普通打工仔,花如此“巨资”购买数码相机的可能性不太大。而且,要处理数码相机中的照片,必须还要有电脑。而“菡影”曾告诉记者:“我平时很少上网。”她真的配备了一台电脑吗?数码相机、电脑等装备,对于“菡影”目前的状况而言是不是有些联系不上?

  蹊跷三:体验单位老板联系的?

  记者询问“菡影”:“你体验这些工种,是怎么跟体验单位联系上的?”“菡影”回答:“比如火锅店勤杂工,直接找一家火锅店进去,我跟老板说我的故事,说我想来体验,很多老板就同意了。”

  “那些建筑工地这么轻易就准许一个陌生的女孩子进去?恐怕不会哦。”记者不相信地问。“那是我们老板去联系的。”“菡影”脱口而出。记者眼睛一亮,马上追问:“什么老板?”“菡影”似乎察觉有些不对,不肯再回答。但在记者的追问下,最后她坦白“交待”:她所说的老板即是她目前工作单位的老板。但关于老板的其他情况,“菡影”不愿透露更多。

  B:网友分析

  与此同时,“菡影”数次体验后,其发表在网络上的日记和照片,也被细心的网友找出不少疑点。

  疑点一:勤杂工化妆

  网友“谁说我不厚道”说:体验照片上的“菡影”在厨房做勤杂工的时候,脸上化着精致的妆啊。

  疑点二:打工时后面还跟个摄影师

  网友“反腐败的小女孩”说:我也在想,她每天后面跟个摄影师,体验生活得多少钱呀?!

  疑点三:大热天穿羽绒服

  网友“长远在成都”说:看你帖子的体验日期,应该就是最近,但是最近成都天气一直比较热,而你和你的工友们还穿那么厚的衣服(羽绒服),受得了吗?

  调查

  “菡影”背后有个“郎老师

  “菡影”的打工体验是否是个人行为,也许从她体验的工作场所能找到一些答案。昨日上午10点,记者电话询问“菡影”能否提供一些她体验过的那些单位或公司的电话。但“菡影”称她都是找上门去的,所以不会留电话,即使有电话自己也没有记下。但记者还是辗转找到了一些线索。

  A:体验绣娘

  “是郎老师介绍来的”

  “菡影”在发表打工体验三“绣娘的寄托”时提到“遂宁、观音绣”等字眼,照片上也显示“观音绣”曾在5月26日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中国西部旅游博览会。据了解,遂宁的观音绣艺术坊的确在西博会当天来此参展。随后,记者联系上该艺术坊的总经理黄海燕。

  “侯俊妃(“菡影”的真名)啊?是在我这里工作过。”记者问及“菡影”的体验之事,黄海燕记忆犹新。在黄海燕的印象中,侯俊妃是一个十分水灵的姑娘,而且来自宜宾县观音镇,与她的观音绣很有缘。“当初是郎老师把她带过来的。”问及何人与她联系的,黄海燕这样说。记者忙询问郎老师是谁,黄海燕说郎老师来自成都,是专门研究农民工生存状态的。去年冬天,郎老师来遂宁考察,将“菡影”介绍到她公司体验,本次西博会,她将“菡影”通知过来作为员工参与宣传。至于其他,黄海燕则不知情。

  B:体验建筑工人

  老板开车送回家

  “菡影”曾告诉记者,她体验建筑工人时是在郫县。记者通过她发表在网络上的大量照片,找到该工地是郫县四川海讯电子开发产业基地的工地。一些工人至今都还记得有一个漂亮的姑娘来当过一天建筑工人。“从早上9点过到下午才走,中午还在食堂炒了菜。好几个女娃娃一起来的。”一位工人回忆说。

  记者随后找到工地方项目部的一位潘姓经理。潘经理说,“菡影”要来体验,是老总直接发话准允的。“其实是我们公司的一个咨询顾问喊来的。”

  咨询顾问同样是郎老师。当天下午,是老总亲自开车将“菡影”和她的几个伙伴一起送回成都。

  探询

  打工体验背后确有个团队

  为期一个月,先后体验8个工种,“菡影”到底为了什么?她身后的郎老师到底是谁,为什么不“浮出水面”?昨日下午,面对种种质疑,记者来到“菡影”工作所在地——科华北路一座写字楼内的一个工作室,与她“对质”。

  “菡影”:我每次体验至少有三人

  来到“菡影”所在的工作室,不仅“菡影”在,而且体验美容师时为“菡影”拍照的“猫猫”和“打杂”的“笑忘书”两位姑娘也在。

  记者提出多种疑问后,“菡影”坦言,她的确不是一个人在体验,每次出去至少都有三人,有时还不止三人。“猫猫”主要负责摄影,使用的数码相机的确不是“菡影”的,也不是猫猫的,而是工作室的老板郎老师的。体验归来,“菡影”负责写体验日记,“猫猫”和“笑忘书”则负责处理图片。待文字写好了,“菡影”也会让她们看看有无错别字、语句语法,成语用得是否妥当。极少数时候有拿捏不准的,还需要郎老师把把关。如果大家都觉得没问题,就发到网络上。她们有时也去看网友跟帖,看到那些质疑的话语,“笑忘书”和“猫猫”还会跟帖争论几句,但更多的时候并不关心别人说什么,而是为下一次体验努力准备。

  郎家文:我参与了,但动机是好的

  那么,这个体验“别动队”后的郎老师又是谁呢?在工作室,记者见到这位神秘的郎老师。郎老师全名郎家文,四川自然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一个从事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3年多的专家。那么,郎家文是不是“菡影”体验的幕后“推手”呢?对此,郎家文在接受采访时予以否认。

  郎家文称,“发掘”“菡影”是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作为一个80后的女孩,她是个难得有责任的孩子。今年3月“菡影”找到他说想去体验一下其他打工者的经历,将心得发在网上,让社会其他层次的人,了解社会最底层地打工者的酸甜苦辣。当时,郎家文惊讶于这个想法,心里很高兴,但让“菡影”一定要做就认真做,不能在网络上恶意炒作,还提出建议,博客最好图文结合。

  为了支持“菡影”的各种体验,郎家文叫了两名女员工(即“猫猫”和“笑忘书”)配合,并将自己的数码相机借给她们,还叮嘱“菡影”多与亲戚朋友沟通,听听大家的意见。

  在寻找体验工种过程中,“菡影”为找一家建筑工地曾努力了两个星期,最后难以成行,不得已,郎家文通过自己的关系替她联系了体验地点。有时想到几个女娃娃到处“自讨苦吃”,不容易,于是又帮忙联络一下用车。郎家文也承认,“菡影”要发到网上的文字和照片,把握不准尺度,他也会帮一下。“除此之外,我没有怎么管她们的事情。”

  对话

  她们在作秀,但积极健康

  记者:你觉得“菡影”她们是否在作秀?

  郎家文:不管什么人,但凡在任何媒体上发表文字、图片,都是在表现自己,都是在作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菡影”她们的行为可以看着是一种作秀。但作秀并非贬义,网络空间不能被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东西覆盖。我们需要积极、健康的东西,“菡影”她们正是以简单的方式彰显、

  推动这种积极、健康的东西。

  记者:有人认为你是这场秀的幕后推手?

  郎家文:不是。我只是站在负责任的角度对她们进行指导,如果我真是所谓的推手,那绝对会把此事做得天衣无缝,比如上工地怎么也得找件工装穿上,让其他人难以找出破绽。

  记者:打工妹妹的体验,对你的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工作有无促进作用?

  郎家文:的确有,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支持她们的原因。全中国有两亿多的农民工,占据城市职工群体的60%,公众目光长期关注的只是他们维权的一面,很少有人关注他们的生活、情感方面。“菡影”她们所做的,正是往这些方面靠近。这与我多年来从事农民工生存调查等工作的目的是一致的。
TAG: 成都 美女
搜索
顶:6 踩:13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22 (23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9 (20次打分)
【已经有31人表态】
4票
感动
3票
震惊
6票
4票
路过
4票
高兴
3票
同情
2票
难过
3票
无聊
1票
愤怒
1票
搞笑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络资源

声明:本站所有新闻信息均为网络转载,但不表示本站同意其观点及说法!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被转载方并通知本站屏蔽该新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