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天山云海综合信息港 >> 资讯 >> 世界军事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从万炮齐发到导弹破空:历次台海危机大揭秘(组图)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人民网   发布者:网络转载
热度90票  浏览12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3月24日 13:03
  “和平解放台湾”的提出

  毛泽东、周恩来敏锐地看到美国与台湾当局的矛盾在逐渐发展,就巧妙地利用敌人营垒中的矛盾,不失时机地首次提出争取以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主张。

  毛泽东、周恩来首先以1955年3月7日的《人民日报》社论的形式透露信息,主张召开有关会议讨论缓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接着,周恩来4月23日在万隆提议与美国坐下来讨论缓和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远东紧张局势问题。

  5月12日至20日,周恩来6次与专程来访的印度驻联合国首席代表梅农就缓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进行深入交谈。

  “怎么,你们要与蒋介石谈判?”梅农感到十分吃惊。

  周恩来平静地讲起发生在亚非会议期间的事情:

  “在4月23日的八国代表团团长会上,我们曾经说愿意同蒋介石谈判,只是没有公开讲;在适当的时候,我们会公开宣布的。停火是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同蒋介石集团之间的问题,应该由这两方面直接谈判。这种谈判同中美之间的国际谈判,在性质上是不同的。虽然这两种谈判有联系,但是必须分开。我们对两种谈判都不拒绝,而是采取主动行动来争取。”

  梅农欣喜地连声称赞道:“好,好,要创造条件!”周恩来接着梅农的话茬说:“梅农先生刚才说要创造条件,我们主动争取谈判也就是创造条件。同美国不是停火问题,而是和缓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和美国放弃干涉的问题。”

  梅农谈到远东曾有三个地方即朝鲜、印度支那和台湾有战争,都需要妥善地予以解决。周恩来具体分析说:“现在前两个地方的战争已经停止,但台湾却更紧张。如果要和缓远东的紧张局势,首先就要从台湾地区和缓起,因此,讨论的中心问题应该是和缓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包括通过中美的谈判,使美国放弃干涉,从台湾和台湾海峡撤走一切武装力量,从而使中国人民可以和平解放台湾。”

  5月13日,周恩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全体会议上宣布新的对台方针: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个可能方式,即战争的方式与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以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

  周恩来这个讲话立刻引起全世界的强烈反响,认为这是中国方面首次提出可能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标志着中国对台湾的政策有了重大调整。

  5月26日,毛泽东与印尼总理会见的时候,进一步提出与美国签订和平条约的主张。

  这使中国在外交上处于极其主动的地位,周恩来7月30日进一步宣告,只要美国不干涉中国内政,和平解放台湾的可能性将会继续增长,如果可能的话,中国政府愿意与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

  1955年7月13日,美国通过英国向中国建议举行大使级会谈。周恩来7月13日代表中国政府回文表示同意。8月1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开始举行。

  至此,这一次台湾海峡危机解除。
解放军炮击金门

  1958年第三次台海危机:“八二三”炮战炮击金门

  解放大陈群岛后,双方的零星交火不断,其中主要集中在金门、马祖周围水域及西面的对岸地区。三年后,台海两岸又爆发了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即“八二三”炮战,台海第三次危机由此产生。

  1958年8月23日,解放军炮击金门。炮战爆发的原因,一是挫败美帝国主义“划峡而治”、搞“两个中国”的阴谋,二是支持盟友黎巴嫩武装起义,三是进一步“肃清”在东南沿海岛屿的国民党军队。为此,解放军海、空军部队于这年6月向福建地区转移、集结,并于8月初基本到位。8月上旬,解放地面炮兵全部进入阵地。8月17日,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扩大会议最后决定炮击金门。8月22日,解放军空军战机飞临马祖上空,并与国民党空军战机发生激战,预示一场大的军事冲突即将展开。

  8月23日中午12时,从角尾的厦门、大嶝、小嶝到泉州湾的围头,长达30公里的战线上,解放军万炮齐射金门群岛,两小时落弹5.75万,金门防卫司令部副司令吉星文、赵家骧、章杰中炮不治,两名美国顾问也被打死。

  8月25日,两军在东椗岛上空与水域展开了空、海作战,双方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8月26日,解放军在重炮轰击大担岛的同时,准备登陆解放大担岛。但正当解放军出发准备登陆时,忽遇南来强台风袭击,登陆受阻。

  金门炮战爆发后,美台组成海军联合编队,对被炮火包围的金门群岛展开海上补给,解放军炮击的重点转向运补的国军舰船。9月2日,两军在料罗湾发生激烈海战(亦称“九二海战”),国民党军有3艘军舰被击沉。

  料罗湾海战后,从中东调来的美军第六舰队及从美国运来的航空部队、海军陆战队抵达台湾。此时,美军在台湾海峡有航空母舰7艘、重型巡洋舰3艘、驱逐舰40艘。为免中美发生直接冲突,我国政府于10月6日上午发布文告,宣布暂停炮击金门,第三次台海危机宣告结束。

  “八二三”炮战的结果,官方公布的资料是:“我军击沉击伤蒋军各型舰艇23艘,击落击伤蒋机34架,毙伤蒋军中将以下官兵7000余人;解放军官兵伤亡460余人,被击落击伤飞机20多架,毁坏火炮32门”。

  “八二三”炮战后,解放军主要力量即投入加强已占沿海岛屿的防御。
1996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演习场面

  1995年-1996年第四次台海危机:大陆导弹试射

  大陆自70年代末起致力于和平统一台湾,但1995年李登辉的访美,是向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不能容忍的,如果对此保持沉默,必将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李登辉分裂的言行将会更为激进,美国可能公开支持李登辉搞台独,其他国家有可能效仿美国支持台独。为了警告李登辉的分裂言行,也为了警示美国,我国政府采取了强硬的回应措施。

  1995年7月18日,新华社发表新闻:解放军将于7月21-28日在东海公海海域进行地对地导弹发射学习训练。22日凌晨4时左右,2枚导弹从大陆的导弹基地发射,击中预定目标。22日和25日夜间,二炮部队再次先后各发射2枚地对地导弹。

  8月10日,交通部又发表公告:解放军将于8月15-25日在东海海域和海域上空进行导弹火炮实弹演习。随后,中共东海舰队再次进行海空联合作战和海上封锁演习,展开舰对舰、空对空导弹发射,共发射20多枚战术导弹。

  11月下旬,南京战区陆海空部队在闽南沿海地区举行了三军联合作战演习。

  1995年6月,《人民日报》和新华社评论员先后发表了四评“李登辉在康乃尔大学的演讲”和四评“李登辉的‘台独’言行”共8篇文章,我国的报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主要舆论机构也就李登辉的行为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指出,大陆的目的在于揭露李登辉的“台独真面目”,批判李登辉“挟洋自重、分裂祖国的行径”。

  大陆还在外交、两岸交流方面采取了相应措施。在反对美国允许李登辉访美和对美交涉方面,1995年5月23日,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向美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提出“对于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来说,没有什么比国家主权和祖国统一更为重要,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准备面对任何挑战!”随后,我国政府中止或暂停了一系列重要的团组访美,召中国驻美大使回国述职。在此后的中美外长、副外长会谈中,我国领导人在会见美国客人时,都反复强调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严正要求美国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关于台湾问题的各项原则,执行一个中国政策。10月,江泽民出席联合国成立五十年周年庆祝活动期间,于24日与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式会谈。江泽民强调:“影响中美关系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台湾问题,构成中美关系基础的三个联合公报的核心问题也是台湾问题。我们不希望再发生两国关系稳定发展受到干扰的事件”。在两岸交流方面:大陆海协会宣布暂停原定于7月进行的“汪辜会谈”,两会其他层次的事务性商谈也一律停止。

  李登辉访美引发的台海危机,一直延续到了1996年3月底。我军于1996年3月再次进行了军事演习。3月8日夜,在沿海某二炮部队基地,隐蔽在各集结地的导弹发射部队迅速完成发射准备部署。随着一声令下,四枚导弹点火升空,并迅速越过台湾海峡,飞向锁定目标。四枚中的三枚射向高雄外海,并在距离高雄港西南30至150海里的水域落水爆炸,溅起了十数尺高的水柱;另一枚射到基隆外海29海里处。
解放军演习场面

  3月12-20日,解放军在东海与南海展开第二次海、空实弹军事演习。在福建南端的海湾上空,由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电子干扰机、侦察机等组成的强大突击机团,展开空中打击演练;在南海海域,空中机群来回穿梭,海空导弹频频发射;联合反潜、舰载直升机编队与水面舰艇同进出击,鱼雷、火箭、导弹齐发。

  3月18-25日,解放军展开海、陆、空登联合作战的第三次军事演习。由导弹驱逐舰、护卫舰、扫雷舰、登陆舰艇和民用船只组成的登陆编队,在空军、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舰炮、导弹火力的支援下,水陆两栖坦克突击群展开抢滩登陆;由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等组成的登陆艇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编队向岸上进军;大批空降兵和陆军特种兵则在纵深阵地伞降着陆。同时,主攻部队在空军、陆军航空兵和地面炮兵火力掩护下,向假想敌发起猛攻,由直升机、坦克和步兵组成的合成突击部队快速移动围歼纵深核心阵地之假想敌,并很快夺取阵地,完成登陆作战任务。

  日本游说美国派出航母

  台湾当局“国安局”曝光的秘密文件指出,1996年台海危机时,“国安局”明德小组通过日本游说美国派遣航空母舰经过台湾海峡。

  桥本施压美国派出航母

  由台湾当局“国安局”秘密账户出资成立的“明德小组”,成员包括台美日三方军政在职或卸任要员,日方主要为自民党极右派,美国以共和党为主。其中,美国防部前副助理部长坎伯是开启美日台三方秘密会谈的关键人物。

  据悉“明德小组”自1994筹建以来,由最初每年定期举行2到3次会议,紧急状况下召开会议,发展到经常召开临时会议,地点三方轮流。期间,这个管道在1996年台海危机中,透过当时的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向美国总统克林顿施压,使美国派出航空母舰赴台湾海峡,发挥超乎想象的作用。

  泄密文件指出,在桥本龙太郎首相任内,担任陆上自卫队北方指挥官的志方俊之曾于1996年台海危机时,在桥本的指示下担任日台之间传话人,转达美国将派母舰赴台的决定。但志方在上周末对这项报道加以否认,并且表示未曾听过明德小组,也非其成员。

  第五次台海危机:反击"两国论",三军备战(1999年7月-9月)

  1997年以后,两岸紧张局面有所松驰,两岸两会也开始了接触,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于1998年10月访问大陆,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也准备于1999年秋天访问台湾。然而,将于2000年5月卸任"总统"的李登辉,突然于1999年7月9日在接受德国广播采访时提出"两国论"。李登辉的"两国论"再次激怒了大陆,使大陆做出强烈反应。

  7月11日,中国台办发言人发表谈话指出,"我们严正警告台湾分裂势力,立即悬崖勒马,放弃玩火行动,停止一切分裂活动"。7月18日,江泽民向美国总统克林顿通电话表示,"两国论"是李登辉在分裂祖国的道路走出的十分危险的一步;并说"如果出现搞'台湾独立'和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的情况,我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大陆军方反应更为强烈。7月15日,《解放军报》发表评论员文章,"面对李登辉分裂祖国的罪恶图谋,全军指战员无比愤慨。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和平统一,但从未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我们坚决拥护这一严正立场,正密切注视着海峡对岸的动向和事态发展。"7月31日,解放军举行建军72周年招待会,中国共产党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在庆祝会上强调,"中国人民解放军严阵以待,时刻准备捍卫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粉碎任何分裂祖国的图谋"。8月下旬,中国空军首次在高海拔地区进行地对空导弹实弹打靶试验;海军则在台湾岛以北海域举行反潜演习,由海底发射导弹攻击海上目标,意在加强潜艇攻击能力,提升雷达的扫描范围及精确度。9月初,人民解放军在北京军区、济南军区、沈阳军区的特种部队和两栖侦察队,在山东中部山区首度集结演练。同月上旬,人民解放军南京、广州军区陆海空三军、第二炮兵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在浙东、粤南沿海举行了大规模的诸兵种联合渡海登陆实兵演习。

  另外,大陆各媒体连续发表评论员文章,抨击李登辉的分裂行为。"两国论"出台后大陆各界的强烈反应,尤其是军方的积极动作,俨若1995-1996年的第四次台海冲突,台海即将爆发大规模危机。但就在台海局势紧张程度不断升级的时候,台湾发生了"九二一"大地震。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也为了避免国际社会的不理解与误会,大陆在地震发生后停止了各项军事演习,台海局势得到缓解。

  回顾五次台海危机可以清楚地看到,阻碍统一、酿成危机的始作俑者正是外国势力支持下的台湾当局,但海峡局势的主动权始终完全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从第四次台海危机开始,由于"台独分子"作梗,"一个中国"的前提受到挑战,但台湾当局的图谋每每受到祖国大陆的挫败。海峡的和平稳定乃至最终统一,是每个炎黄子孙的最大心愿。
TAG: 大陆 导弹 台湾
搜索
顶:4 踩:5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72 (29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86 (21次打分)
【已经有31人表态】
4票
感动
4票
震惊
3票
4票
路过
2票
高兴
3票
同情
4票
难过
2票
无聊
3票
愤怒
2票
搞笑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络资源

声明:本站所有新闻信息均为网络转载,但不表示本站同意其观点及说法!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被转载方并通知本站屏蔽该新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