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天山云海综合信息港 >> 资讯 >> 世界军事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美智库:“中国制造”之谜 中国制造实为世界制造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环球时报   发布者:军事编辑
热度74票  浏览1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6月12日 17:06
  美国《外交政策》网站6月10日文章,原题:“中国制造”之谜  从鞋到电子产品再到厨房用具,“中国制造”标记无所不在,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象征。过去10年,美国每年从中国的进口额激增。似乎一切都来自中国。

  但“中国制造”如今变得有些名不副实。过去20年,供应链已经散布全球。很少有一件产品是某个国家生产。中国往往擅长于生产的最后阶段:把零部件组装起来,然后出口到最终用户。的确,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产品的价值包括其他国家的零部件。据最近调查,国内部分(直接贡献国内经济增长的部分)占到中国出口的约45%,其他则来自国外,它们在中国组装和出售。所以,“中国→越南→美国→日本→中国制造”的标签可能更接近事实。

  那又怎样?首先,这意味着美国对华贸易赤字不如看上去那么庞大。而且,美国与制造零部件的国家的赤字可能被低估。近15年美国从亚洲的进口有所下降,而中国占美国进口的比重稳步增加。但这并不是说世界停止进口日本、韩国等国的产品。中国只是通过从国际采购零部件、组装然后销往国外,“间接”出口产品。

  其次,理解“中国制造”有助于弄清楚另一个谜。自从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出口大幅下滑,但其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有限。这是怎么回事?鉴于国内附加值占出口比重较低,中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度因而只有根据贸易数字得出结果的一半。那些供应零部件的经济体如日韩等国,也承受了中国出口下滑的痛苦。比如,每当美国少进口一个iPod,中国记录的出口“下滑”是150美元,但这当中只有约4美元是中国的附加值。换言之,美国每减少一个150美元iPod进口,中国的GDP仅损失4美元,而日本贡献了100-150美元的价值,因而出口下滑对其GDP的打击远远要大。

  中国加工出口模式在当前经济危机时期显得很重要,我们看待贸易赤字的方式或许需要改变。在真正的全球供应链的背景下,“中国制造”的更准确叫法或许应是“世界制造”。▲(作者库普曼,汪析译)
TAG: 世界 中国
搜索
顶:3 踩:2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9 (21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1.61 (18次打分)
【已经有30人表态】
4票
感动
4票
震惊
1票
2票
路过
6票
高兴
4票
同情
2票
难过
5票
无聊
愤怒
2票
搞笑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络资源

声明:本站所有新闻信息均为网络转载,但不表示本站同意其观点及说法!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被转载方并通知本站屏蔽该新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