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天山云海综合信息港 >> 资讯 >> 世界军事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横扫千军如卷席:点评四大野战军战史及其排名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和讯博客   发布者:网络转载
热度11票  浏览93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6年12月03日 12:53

  (三):华东野战军

  一:1纵(司令员叶飞上将)

  和西北、中原野战军比起来,华野的1纵才真正是第一纵队。这支部队可以说参加了华野几乎全部的大仗硬仗恶仗(济南战役可能是很少的例外),从新四军时代开始,1纵就一直是华野及其前身的主力中的主力。纵观1纵战史,最辉煌的我认为还是莱芜战役,一个纵队面对5万多敌人硬是临危不惧,将他们又赶了回去。1 纵作风之英勇以至于国军主力整编11师师长胡链都对其畏惧三分。同时1纵的赫赫战功也奠定了叶飞在“叶、王、陶”中排第一的地位。不谈1纵后来在朝鲜的英勇表现,仅仅解放战争中的英模和荣誉单位可能让某些野战军全军都汗颜。所以1975年华野1纵和西野1纵换防时,军史荣誉室让1军佩服和羡慕的五体投地。可惜要不是文革中的一些缘故,现在的对台一线部队应该是华野1纵这个江南子弟兵更合适。不管怎么说,凭解放战争中的优异表现和汗马功劳,1纵当之无愧的为华野第一纵队!不过调防后1纵的地位一落千丈,现在虽有起色,但比起当年是落水凤凰,不知道这次裁军军委会不会动这个英雄部队的脑筋!

  二:9纵(司令员许世友上将)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9纵的地位是高于1纵的,但是9纵毕竟崛起于1948年9月,是解放战争后期,前期的表现虽然也很出色,但仍然遮不住1纵的光辉,所以排第二。9纵的作风可以从其司令员身上看出,强悍一词足以概括。9纵的老底子老13团(济南第一团)早在抗战时期就是山东军区的几个主力团之一,后来在东北大名鼎鼎的塔山英雄团不过是13团的小弟弟。这个部队素以打硬仗著称,打起仗来和许世友一样不要命,绝对的前仆后继。济南城下的5000多烈士9纵占了近一半。所以虽然崛起很晚,济南战役才出头,却在后来的淮海、渡江、上海乃至长津湖战役都几乎立了头功(除淮海4纵第一),一跃成为全军的王牌军,和四野那几个老红军部队同坐前几把交椅。若没有惊人的战绩,没有任何红军底子的9纵(1纵好歹还有点红军游击队的底子)想在王牌济济的解放军内别说排前几位,连立足都难。可9纵呢?1949年整编为华野4个兵团之首9兵团的主力军,回国后是南京军区的头号主力军,1969年又奉命北调和万岁军一起成了拱卫京畿的两大御林军之一。这些殊荣固然有老首长的照应在里,但没有强大的实力做后盾行吗?所以,9 纵排第二是绝对站得住脚的。不过1985年后9纵到现在一直是朝不如昔,是公认地位下降最快的部队,现在老首长又退了休,这次裁军不会成为第一个被裁的王牌甲种军吧?

  三:6纵(司令员王必成中将)

  又一个英雄的6纵。本来“叶、王、陶”嘛,6纵在华野稳居第二的,可半路杀出个9纵来,没办法,既然比不过,只好当老三了。6纵是一支英雄部队(周总理语),估计大家不会有异议,身为老新四军的主力,一直是粟司令最爱用的三大主力之一。王必成被称为“王老虎”,其部队自然是虎军。观其军史,点睛之笔莫过于封闭垛庄成就了陈老总的名诗“74师无处逃”,并且最终击毙张灵甫,为我军歼灭国民党“五大主力”开了先河。对6纵战斗力的肯定导致6纵成为华野第一个迈进北京军区保护首都的部队,并且主力师至今还是卫戍区的头号警卫师。所以6纵排第三看来也是没有疑问的。不过据网上传闻,华野6纵已经在这一轮裁军中成为第一个牺牲品。若传闻属实,则我们的英雄6纵又将少一个,解放军的序列里又将少一支英雄部队的身影。军委啊,你们是怎么想的啊!

  四:4纵(司令员陶勇中将)

  粟司令员最爱用的三大主力中最后出场的部队,南麻战役失利后安然逃脱国民党重兵包围的部队(1个师),淮海战役歼敌最多的部队(两个4纵就赶上整个中野了),渡江前就打的英国军舰鸡飞狗跳毛直掉的部队,上海战役打到关键时投入的部队,回国后一直处于对苏俄第一线的部队,主力师番号最靠后的部队(这在解放军中恐怕不是绝无仅有起码也是很少见,我还没发现第二个)。这些记录的保持者就是我们的华野4纵,和其人称“拼命三郎”的司令员一样充满传奇色彩一样英勇善战的英雄部队。其实4纵和6纵是半斤八两,不好分名次,只是由于6纵后来成了御林军,而4纵被“发配”守边疆,所以才一前一后,实际上是不分伯仲的。不过从最近的传闻看,4纵将和其难兄难弟6纵一起被撤消,呜呼,如果这样,老毛子谁来防御啊,人家边境可是8个师啊!军委三思!

  五:3纵(司令员孙继先中将)

  3纵的头头原先就是泸定桥22勇士(还是大渡河17勇士,写长了,糊涂了,那位提示一下?)之一,结果3纵就继承了这个光荣传统,在华野素以攻坚闻名,其有幸继承的原抗战时的山东8个主力师之一的8师,番号都不换,直接放进3纵,被称为“陈军长袖子里的小老虎”,一向是关键时刻使用的刺刀,战斗力就不用说了。可以不夸张的说,华野3纵8师可以与东野6纵17师(原山东7师,8师的小姐妹)一起是解放军攻坚能力最出色的部队(可惜下场都不好)。可就3纵这样牛的部队在人才济济的华野也只能排第五,没办法,谁让前四个比3纵名气更响呢!估计放西野或华北肯定当宝贝了。3纵这个攻坚虎也不是没有麦城的,济南战役打的连8师师长王吉文(要不也是一少将呢)都搭进去了,还是没有争过9纵25师,白白把扬名立万的机会让给了9纵。不知道王师长泉下有知有何感想?(济南战役还牺牲了一个师长,是谁我忘了,哪位提醒一下?是不是8纵22师的?)不过3纵之所以现在这么默默无闻,估计一般网友都不知道这个部队,完全因为建国后军委就把这个攻坚老虎送去守海岛去了,当时为什么不让2纵这个擅打阻击的家伙去我一直没弄明白,估计主要顾虑把攻坚老虎放别处怕会吓着邻国,让人家度日如年,引起什么外交纠纷什么的就不好了。现在虽然理论上还有种子留下,估计也就一病猫了,不过好在也许能在这次裁军浪潮中逃过军委的法眼。

  六:8纵(司令员王建安上将)

  8纵在华野也是以攻坚闻名的,虽然不如3纵,但还是不错的,其主力可是原抗战时的山东8个主力师之一的4师,虽然到华野番号变成22师,可战斗力还是很牛的,硬是把8纵这个架子撑起来了,让头儿脸上有光,谁敢说王建安(我认为是从样子看,解放军将领中最儒将的一个)56年授上将除了资历老外没有8纵的功劳?8纵在洛阳、济南和淮海等战役表现都还是不错的,而且怎么说也是孟良崮的五把尖刀之一(虽说是最钝的一把),不知道原来看的那本《华野10大主力》一书为什么把这个部队剔除在所谓10大主力之外,估计写书的人的父亲或爷爷的老部队是8纵消灭的,有仇。有趣的是王建安这个1937年许世友恨不能炸了吃的人11年后又和许搭档打济南,这次王建安表现了风度,没让8纵这个攻坚豹子抢许司令部队的风头,皆大欢喜,不然估计冤家还要做下去。现在8纵能在几轮裁军风头中代替强大的竞争对手保存下来,除了战争年代那还可以的功勋外运气应该也还是不错的,不知道这次怎么样,不过就算裁了也没关系,还有一个最牛气的种子借在外面,总是有后代的。说几句题外话,虽然在这几十个野战军中,我并不怎么看好这个部队,但是和我直接打交道最多的却是这个部队,前些年因为某些原因我经常和这个部队的一些组成部分在一起吃饭喝酒聊天,其中还认识不少老乡,最有意思的是原来办公室有一个老同志是22师的老兵,那会儿他经常给我讲老军史,我给他讲新变化。不知道现在这个部队在这一轮的裁军浪潮中会如何走向。

  七:10纵(司令员宋时轮上将)

  可能有朋友会叫:10纵凭什么才排第七,怎么应该和3纵差不多,怎么也比8纵强吧?呵呵,也许你是对的。我之所以把10纵排8纵后面主要考虑10纵在解放战争主要打的都是阻击战,即所谓别人吃肉,他们啃骨头,也是最不出战果的,全给他人作嫁衣了。虽说好花1、3、4、6、9纵的胜利是靠10纵这片绿叶的流血换来的,可毕竟军史上不会写“孟良崮、碾庄参战部队有10纵”之类的话,歼灭74师和7兵团也不会写在10纵的军史上的。还有最关键的,野司首长也给过机会让10纵表现表现,可10纵自己不争气,济南战役证明,10纵最适合打阻击,打攻坚别说不如3、8纵这两个虎,连9、13纵这两个后起之秀也不如。不过10纵也还是不错的,打阻击能打的让敌人佩服也不容易了,修炼到这个地步堪称正儿八经的解放军阻击专家全军也就10纵一个,其他有点名气的如东野4纵那是半路出家,纯粹是被逼上梁山的,而且伤亡太大,东野10纵那更是运气。所以邱清泉才不得不承认:排炮不动,必是10纵。能让邱疯子没脾气,就这一点,我们就该为10纵喝彩!可惜由于后来的金门失利(不足9000人对3万多,在敌人优势火力下能坚持那么长时间并歼敌1万3,可以了,难道不比新四军军部在皖南、180师在朝鲜强吗?),10纵这个英雄的部队并没能挺过98年的裁军,以致不能报仇血恨。不知道现在的裁军军委是否会给10纵留下的那点种子一个机会?

  八:2纵(司令员韦国清上将)

  这是普遍缺乏红军部队的华野的一个亮点。先扯几句题外话,由于华野主要是由红军游击队改编的新四军以及八路军留在山东那些抗战后成立的部队所组成的,所以没有老红军部队(注意不是底子)就成了华野和其他野战军比起来最不足的地方,无论哪个野战军,红军部队都比华野多。这在战争年代可能没什么,那时能打仗是唯一衡量部队的标准,事实上也不一定红军部队就表现出色(如5师、47师、61师、139师、144师、189师、191师、193师等,当然是相对于其他善战部队而言),可到了和平年代,在讲究传统的解放军来说,没有红军部队却成了华野部队的硬伤。可以说,建国后尤其是近20年华野部队地位不断下降甚至接连被裁撤,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和平年代大家都没仗打,无所谓谁强谁弱(当然有训练成绩做参考),那么一旦裁军裁谁啊?总不能裁红4团吧?(只是举例,并不是红4团不强)那么好吧,地理位置相对不重要的历史短的部队先伸头挨刀吧!所以战争年代一个师的英模比某些军还多的华野就……呜呼!若是陈、粟两位老总泉下有知,是否会骂出彭老总那段名言(崽卖爷田不心疼)来呢?回过头来谈2纵。如果27军和41军是姐妹军的话,那么2纵就和东野的另一个王牌2纵是兄弟了。可惜红军部队归红军部队,在解放战争,虽然2纵总的来说还不错,但是比起同野战军前面所提的几个纵队还是有差距的。这又是一个以打阻击闻名的部队,虽然不如10纵名气大,但是还是小有名气的,起码也是苏北兵团的领头羊啊!可惜这个2纵和西野、中野2纵有点相似,不能象东野、华北的2纵在野战军的地位那么高,没办法!最可怜的是49年5月解放杭州后还没歇口气就得为4纵腾地方,不得不告别哪个美丽的城市继续南进,军中地位可见一斑。不过66年伟大领袖一句让该部队由晋入陕支左的话挽救了这个部队(不过若不然说不定10纵还在福建,那么现在铁定还在,总之华野得舍一个)。现在2纵俨然一个解放军主力军,高原作战专家,对印作战主力。这次裁军浪潮应该基本波及不到。

  九:7纵(司令员成均中将)

  7纵是华野最可怜的主力部队,总是阻击战(还老打不好,华野南麻临朐失利和其被突破阵地有很大关系,虽然淮海可能补过了,起码没10纵、2纵名气大)、配合战,别说主攻了,连助攻我都几乎没发现,最有名的歼灭战莫过于渡江后在郎广地区抓俘虏了。虽然和2、8、10、13纵等同为华野二流部队,可2纵是苏北兵团领头羊,8纵在攻坚上,10纵在阻击上都打出了名,13纵作为后起之秀名气以及在华野首长心中的位置远比其大,唯有7纵还是那么默默奉献。本来想把 13纵排前面的,可后来考虑这就意味着7纵前一年多的仗都白打了,这对这个部队不公平。而且7纵的两个主力师至少这次裁军前都还完好呢。所以综合看,7纵也就能排第九。

  十:13纵(司令员周志坚中将)

  13纵作为一个华野最后成立的野战纵队(那些垃圾纵队不算的话),能够挤进前十名,与其在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和上海战役中的表现是离不开的。济南战役要不是后续部队没跟上,13纵就不是“济南第二团”了,绝对标准的“济南第一团”。打碾庄,13纵是“华野五个攻坚力量最强的纵队”(陈毅语)之一,将大老虎3纵排挤到徐州以西牵制邱清泉去了,可见野司对13纵的攻坚能力已经认可了,再后来打上海,同是一个兵团的一线部队,13纵就没象10、11纵那样两天损失8000。打金门,10兵团3个军,两个军中招(倒霉的11纵硬是被10纵骗去一个头号主力团垫背),可13纵硬是没事,这也包含运气啊!所以13纵50多年来一直稳居台海一线,历次裁军皆不降反升,估计这次也没事,除非军委想金门的国军反攻大陆!

  十一:11纵(司令员胡炳云少将)

  胡炳云在抗战时就赢得了“胡老大”的美称,可11纵却不仅不是华野的老大,甚至还差的好远好远,排名十一,倒和番号相符。作为一直坚持在敌后苏中地区的部队,其实力实在比地方部队强不到哪儿去,在11纵的战史中找不到什么让人心动的东西,甚至连地盘都维持不了,导致2纵不得不南下跟着倒霉。作为华野的几大战将之一,我唯一不知道胡炳云将军后来如何,不知道哪位朋友可以解惑?由于无动人之功,11纵也在解放军的序列里消失重建,重建消失。11纵今天已经不用担心什么裁军了,因为这支部队早已成历史,唯一象征性的种子还是人家8纵借的。

  十二:12纵(司令员谢振华少将)

  12纵虽同属苏北兵团并且一直在苏北活动,可还不如11纵,实力已经接近地方部队了,倒是又一个番号地位相等的部队,由于表现欠佳,所以裁减后就默默无闻了,军委重建的念头连想都没有想过。倒是谢振华少将后来的经历挺曲折,建议大家看看,比看12纵的战史强。

  剩下什么鲁中南、渤海、胶东几个纵队再加上代管的两广纵队,就纯粹是地方部队,所以华野从没让其改称14、15、16纵的意思,类似东野的独立师,就不谈了!

搜索
顶:0 踩:2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1.2 (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4 (1次打分)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络资源

声明:本站所有新闻信息均为网络转载,但不表示本站同意其观点及说法!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被转载方并通知本站屏蔽该新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