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天山云海综合信息港 >> 资讯 >> 世界军事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解放军不为人知另一面 揭开夫妻哨所面纱(图)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解放军报   发布者:本站编辑
热度271票  浏览1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6月06日 17:01
  在大漠戈壁深处,茫茫林海之中,偏远海岛之上,巍峨群山之巅,有一类特殊的哨所——“夫妻哨所”。

  “夫妻哨所”是一些边防部队根据实际执勤巡逻任务的特殊需要,经过上级有关部门严格批准设立的非建制哨所。“夫”大多是服役多年的士官,“妻”是来队军嫂,人称“半个哨兵”,他们组成的“夫妻哨所”担负着特殊的边防执勤任务,成为边关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夫妻哨所”虽然是在我军条令条例中找不到的称谓,但多年来却在边防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搞好“一个人”的教育?日常自我管理、一日生活制度落实、安全管理等怎样正规起来?5月下旬,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新疆军区部分“夫妻哨所”,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哨所的建设和管理进行了调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边关许多“夫妻哨所”有一些共同特点:点位工作性质独立,所担负任务一个兵就能够独立完成;离部队营区较远,普遍在上百公里以上;非重点要害点位,不便于集中建制兵力驻守,但部队建设又确实需要,需有人经常巡视检查维护。

  新疆军区某装甲团训练场1994年建成使用,离营区较远。这个训练场属于季节性训练场,每年官兵在此驻训4个月,驻训一结束就靠“夫妻哨所”2 人驻守。
  团长李刚告诉记者,在训练场设立“夫妻哨所”主要是看管训练场地,维护训练设施。派几个哨兵来看管,造成人员浪费影响训练,“夫妻哨所”的设立从根本上解决了战士安心和安全值守问题。

  2002年,随着新疆军区某炮兵团最后一批官兵搬进新营房,老营区水塔成了该团最远的哨位。团里原先派1名士官骨干带2名战士在水塔固定执勤,负责水塔安全警戒和日常维护管理。但时间一长,因为条件艰苦,环境寂寞,生活单调,官兵有些不安心。后来团里采取定期轮换的方式执勤,但经常换人造成工作不连续、掌握情况不熟悉、执勤不到位等现象,使水塔发生了2次人为原因停水。

  2004年,经上级批准,团里在水塔设立“夫妻哨所”,挑选了1名思想素质过硬,兵龄较长的老士官携妻执勤。这既有利于执勤战士保持思想稳定,安心本职岗位,同时家属还可以协助战士完成执勤任务,帮助部队发挥管理教育功能。

  “夫妻哨所”让小散远执勤点位变成“省心哨位”、“放心岗位”,在边防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夫妻哨所”利了部队“大家”,也苦了战士“小家”。

  在新疆军区某“夫妻哨所”,哨长何刚的妻子万小红随军前是四川三台县职业高中的一名老师。2007年11月,在何刚的再三动员下,她辞去工作,来到哨所和丈夫一起执勤。刚开始,习惯了学校生活的她面对哨所单调的生活很不适应。一次,何刚回团里取材料,她自己动手烧“火墙”取暖,结果倒灌了一屋子黑烟,连人都进不去,在零下十多摄氏度的屋外站了一个多小时,才等到丈夫回来。

  一天晚上,某炮兵团“夫妻哨所”的电话骤然响起:“训练场北侧发现4名不明身份人员,迅速出动查明情况!”贾战峰夫妇立即行动,时刻准备“应战”。过了一个小时,才知道是团里有意出的“情况”。

  今年2月13日下午,哨长贾战峰到水塔储水,但不到10分钟,主泵停止工作。眼看马上年三十了,水泵坏了全团官兵断水,贾战峰迅速打电话向营房股报告,一场水泵抢修战拉开帷幕。

  近百米深的水井,维修水泵需要把井内3米长的20多根钢管,一根一根用手吊出来,修好泵再一根一根吊回去,每根管子最快也得半个多小时。施工连派来的30名战士,冒着-20℃的严寒连夜奋战。贾战峰的妻子李润娥烧开水、煮方便面,给大家补充体力,跟着战士们忙活了一夜。第二天下午,隆隆的水泵又重新开始工作了。

  新疆军区某装甲团“夫妻哨所”哨长马俊亮的妻子陈红芝告诉记者,白天都好说,最怕过晚上,特别是凌晨1点到3点是训练场周围最不安全的时候,她和爱人轮流值班。白天,他们不间断地沿训练场墙外围巡视检查,消除安全隐患。晚上,一有风吹草动就得赶到现场,丝毫不敢懈怠。

  由于“夫妻哨所”的特殊性,各部队对新形势下加强“夫妻哨所”的建设和管理进行了积极探索。

  “夫妻哨所”的人员管理是部队领导关注的一个重点。新疆军区某装甲团政委张勇告诉记者,为提高执勤力,在人员选派上,他们坚持把最放心的人放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

  “夫妻哨所”虽然具有家庭特色,但不能离开正规化管理。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将哨所战士纳入所在单位的目标管理,其教育管理列入年终评比,采取光盘教学等方式确保教育落实。因为哨所的管理绝大部分是“自己管自己”,所以对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更要厚爱一分。记者在该团“夫妻哨所”看到,29英寸的数字卫星电视、太阳能热水器、饮水机、电子监控设备和信息网络等一批生活执勤设备落户哨所,执勤人员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物质文化生活日渐丰富。

  “在哨所没人监督,你们会不会按时出操训练?”在某炮兵团“夫妻哨所”,面对记者的疑问,哨长贾战峰告诉记者:“哨所虽然只有两个人,但我们自己监督自己,生活很有规律。”他在手机上设了起床、操课和体能训练号,每天早上手机准时吹“起床号”。每天他们都要坚持早上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晚上收看《新闻联播》,及时了解时事信息,不让思想落伍。

  记者在哨所看到,不大的房间里悬挂着一块执勤制度牌:作息时间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巡视制度等10项制度,规范了他们每天的工作生活秩序,部队纪律在这里没有丝毫松散。

  偏远艰苦是“夫妻哨所”的代名词,保障难度大,各级想方设法改善哨所的生活条件。某边防团除每月发放伙食费外,还给哨所适当生活补贴,团机关定期送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让他们改善生活。

  在调查中,“夫妻哨所”的战士和家属纷纷表示,一定要把组织的关心化作扎根边防、奉献部队的实际行动。同时他们也表达了自己的期盼:一是期盼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二是期盼能接受到更多的信息,掌握一定的技能;三是盼上级机关安排人员替班,让他们能正常休假;四是在评功评奖时要考虑到他们岗位的特殊性,做到一视同仁。
TAG: 夫妻 解放军
搜索
顶:12 踩:18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7 (6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41 (68次打分)
【已经有107人表态】
21票
感动
10票
震惊
20票
9票
路过
4票
高兴
10票
同情
8票
难过
10票
无聊
7票
愤怒
8票
搞笑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络资源

声明:本站所有新闻信息均为网络转载,但不表示本站同意其观点及说法!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被转载方并通知本站屏蔽该新闻,谢谢!